《尔雅注疏》 卷七
作者:郭璞、邢昺
释地第九[疏]“释地第九”。○释曰:案《说文》云:“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白虎通》云:“地者,易也。言养万物、怀任、佼易、变化,含吐应节也。”《释名》云:“地,底也。其体在底下,载万物也。”《礼统》云:“地,施也,谛也。应变施化,审谛不误也。”此篇释地之所载四方、中国州、府、陵、薮之异,故曰“释地”。
两河间曰冀州,(自东河至西河。)河南曰豫州,(自南河至汉。)河西曰州,(自西河至黑水。○,於用反。)汉南曰荆州,(自汉南至衡山之阳。)江南曰杨州,(自江南至海。)济、河间曰衮州,(自河东至济。)济东曰徐州,(自济东至海。○济,子礼切。)燕曰幽州,(自易水至北狄。)齐曰营州。(自岱东至海,此盖殷制。)九州。
[疏]“两河”至“九州”。○释曰:此释九州之名及其界域也。○“两河间曰冀州”。注“自东河至西河”。○释曰:《周礼。职方氏》云:“河内曰冀州。”《禹贡》不说境界。孔安国云:此州帝都,不说境界,以余州所至,即可知。以其《禹贡》“衮州”云济、河,自东河以东也;“豫州”云荆、河,自南河以南也;“雍州”云西河,自西河以西也。明东河之西,西河之东,南河之北,是冀州之境也。言东河、西河、南河者,皆据帝都冀州而言也。案,《禹贡》导河自积石、龙门,南流谓之西河。至于华阴,折而东,经底柱、孟津、过洛,皆东流,谓之南河。至于大伾,折而北流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谓之东河。此惟云两河者,从可知。李巡曰:“两河间其气清,厥性相近,故曰冀。冀,近也。”○“河南曰豫州”。注“自南河至汉”。○释曰:《职方》与此同。《禹贡》云:“荆、河惟豫州。”孔安国云:“西南至荆山,北距河水。”以其荆山在荆州,汉水所经,故文不同,其实一也。李巡云:“河南其气著密,厥性安舒。故曰豫。豫,舒也。”○“河西曰州”。注“自西河至黑水”。○释曰:《周礼》“正西曰雍州”。《禹贡》云:“黑水、西河惟雍州。”孔安国云:“西距黑水,东据河。”案,郦元《水经》黑水出张掖鸡山,南流至敦煌,过三危山南流入於南海。然则雍州之境,东据龙门、河西距此黑水也。李巡云:“河西其气蔽壅,厥性急凶,故曰雍。雍,壅也。”兼得梁州之地,西北之位,阳所不及,阴壅也。○“汉南曰荆州”。注“自汉南至衡山之阳”。○释曰:《周礼》“正南曰荆州”。《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孔安国云:“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言北据荆山,则至汉水也。李巡曰:“汉南其气燥,刚禀性︹梁,故曰荆。荆,︹也。”《释名》以为取荆山之名。荆,警也。南蛮数为寇逆,常警备也。○“江南曰杨州”。注“自江南至海”。○释曰:《周礼》“东南曰杨州”。《禹贡》:“淮、海惟杨州。”孔安国云:“北据淮,南距海。”然则杨州之境,跨江北至淮。此云江南者,举远大而言也。李巡曰:“江南其气躁劲,厥性轻杨。”《太康地记》云:“以杨州渐太阳位,天气奋扬,履正含文,故取名焉。”○“济、河间曰衮州”。注“自河至济”。○释曰:《周礼》“河东曰衮州。”《禹贡》:“济、河惟衮州。”孔安国云:“东南据济,西北距河。”孔《传》凡云“据”者,谓跨之也。距,至也。济、河之间相去路近,衮州之境,跨济而过,东南越济水,西北至东河也。李巡云:“济、河间其气专质,厥性信谦,故曰衮。衮,信也。”《释名》以为取衮水之义。○“济东曰徐州”。注“自济东至海”。○释曰:《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孔《传》云:“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此云“自济东”,则是西至济也。李巡曰:“淮、海间其气宽舒,禀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周合其地於青州。○“燕曰幽州”。注“自易水至北狄”。○释曰:《周礼》“东北曰幽州”。李巡曰:“燕其气深要,厥性剽疾,故曰幽。幽,要也。”《禹贡》其地合於冀州。《地理志》云:“涿郡故安县阎乡,易水所出,东至范阳入濡也。”从此易水至於北狄幽州之境也。○“齐曰营州”。注“自岱东至海,此盖殷制”。○释曰:《周礼》“正东曰青州”。《禹贡》:“海、岱惟青州。”孔《传》云:“东北据海,西南距岱。”然则此营州则青州之地也。《博物志》云:“营与青同海,东有青丘,齐有营丘,岂是名乎?”《太康地记》云:“东方少阳,其色青,其气清,岁之首,事之始,故以青为名焉。”云“此盖殷制”者,以此文上与《禹贡》不同,下与《周礼》又异,禹别九州有青、徐、梁,而无幽、并、营,是夏制也。《周礼》,周公所作,有青、幽、并,而无徐、梁、营,是周制也。此有徐、幽、营,而无青、梁、并,疑是殷制也。以无正文,故云盖也。此上释九州之名,故题云“九州”也。 鲁有大野。(今高平钜野县东北大泽是也。)
[疏]“鲁有大野”。○释曰:此下至“周有焦护”,释十薮之名也。《禹贡》徐州云:“大野既猪。”《地理志》云:大野泽在山阳钜野县北。钜,即大也。由其旁有大泽,故县以钜野为名。哀十四年《左传》云:“西狩於大野。”以其泽在曲阜西,故云“西狩”也。郭云:“今高平钜野县”者,东晋时,钜野属高平郡,故与《志》不同。凡注言“今”者,皆谓东晋时也。
晋有大陆。(今钜鹿北广河泽是也。) [疏]“晋有大陆”。注“今钜鹿北广河泽是也”。○释曰:孙炎曰:“广河犹大陆。以地名言之,近为是也。”《禹贡》冀州云“大陆既作”是也。案,定元年《左传》晋魏献子“田於大陆,焚焉,还,卒於宁”。杜预注:“嫌钜鹿绝远,疑此田在汲郡吴泽。”宁,今武县,近吴泽。计此二泽相去甚远,亦得言大陆者,以其广平曰陆。但广而平者则名大陆,故异所而同名也。泽虽卑下,旁带广平之地,故统名焉。
秦有杨夸。(今在扶风县西。○夸,於于反。)
[疏]“秦有杨夸”。注“今在扶风县西”。○释曰:《周礼》冀州云:“其泽薮曰阳夸。”郑注云:“所在未闻。”又雍州云:“其泽薮曰弦蒲。”郑注云:“在。”案《地理志》吴山在西,古文以为山。北有蒲谷乡弦中谷,雍州薮。今注亦云“在”。然则《周礼》弦蒲即此杨夸也。
宋有孟诸。(今在梁国雎阳县东北。) [疏]“宋有孟诸”。注“今在梁国雎阳县东北”。○释曰:《周礼》青州,“其泽薮曰望诸”。郑注云:“望诸,明都也。在雎阳。”《禹贡》豫州云:“导荷泽,被孟猪。”《左传》亦作“孟诸”。文不同者,声转字异,正是一地也。
楚有云梦。(今南郡华容县东南巴丘湖是也。)
[疏]“楚有云梦”。注“今南”至“湖是也”。○释曰:《周礼》荆州云:“其泽薮曰云。”郑注云:“云在华容。”《禹贡》云:“云土、梦作。”昭三年《左传》楚子与郑伯田于“江南之梦”。又定四年“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杜预云:“南郡枝江县西有云梦城,江夏安陆县东南亦有梦城,或曰南郡华容县东南有巴丘湖,江南之梦也。”云梦一泽而每处有名者,司马相如《子虚赋》云:“云梦者,方九百里。”则此泽跨江南北,亦得单称云,单称梦。即梦也。
吴越之间有具区。(今吴县南太湖,即震泽是也。)
[疏]“吴越之间”。注“今吴”至“泽是也”。○释曰:《周礼》杨州云:“其泽薮曰具区。”郑注云:“在吴南。”《地理志》云:“会稽吴县,故周泰伯所封国也。”具区在西,古文以为震泽。《禹贡》杨州云:“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是也。
齐有海隅。(海滨广斥。) [疏]“齐有海隅”。注“海滨广斥”。○释曰:此营州薮也。云“海滨广斥”,《禹贡》文也。孔《传》云:“滨,涯也。”言复其斥卤。”案《说文》云:“卤,咸地也。”“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海畔迥阔地皆斥卤,故云广斥也。
燕有昭余祁。(今太原邬陵县北九泽是也。) [疏]“燕有昭余祁”。注“今太”至“泽是也”。○释曰:《周礼》并州“其泽薮曰昭余祁”。郑注云:“在邬。”《地理志》云:“邬,九泽在北,是为昭余祁,并州薮。”是也。
郑有圃田。(今荧阳中牟县西圃田泽是也。)
[疏]“郑有圃田”。注“今荧阳”至“田泽是也”。○释曰:《周礼》豫州云:“其泽薮曰圃田。”郑注云:“在中牟。”《地理志》云:“中牟,圃田泽在西,豫州薮。”僖三十三年《左传》云:“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又《诗。车攻》云:“东有甫草。”郑玄以为“甫田之草”,皆谓此也。
周有焦护。(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疏]“周有焦护”。注“今扶风”至“中是也”。○释曰:孙炎云:“周,岐周也。”《诗。六月》云:“犭严狁匪茹,整居焦。”是也。时人谓之瓠中也。 十薮。 [疏]“十薮”。○释曰:此题上事也。《说文》云:“大泽也。”《风俗通》云:“薮,厚也。有草木鱼鳖所以厚养人也。”
东陵,□。南陵,息慎。西陵,威夷。中陵,朱滕。北陵,西俞,雁门是也。(即雁门山也。○□,音信。)
[疏]“东陵”至“是也”。○释曰:此五方之陵名也。其义及所在未详。云“雁门是也”者,此指解北陵也,即雁门山是也。
陵莫大於加陵,(今所在未闻。)
[疏]“陵莫大於加陵”。○释曰:莫,无也。陵,大阜也。言“陵无大於加陵”者,谓加陵最大也。今所在未闻。
梁莫大於氵梁,(氵,水名。梁,是也。○氵,古壁切。)
[疏]“梁莫大於氵梁”。注“氵,水名。梁,是也”。释曰:《释宫》云:“是谓之梁。”《诗》传云:“石绝水曰梁。”然则以土石为是障绝水者名梁。虽所在皆有,而无大於氵水之旁者。杜预云:“氵水出河内轵县东,南至温入河。”《春秋》襄十六年公会晋侯以下于氵梁是也。
坟莫大於河坟。
[疏]“坟莫大於河坟”。○释曰:坟,大防。亦谓是。虽水所皆有,而河坟最大也。
八陵。
[疏]“八陵”。○释曰:此亦题上事也。大阜曰陵。氵梁、河坟虽非大阜,以其绝大若陵,故通谓之八陵也。
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于琪焉。(医无闾,山名。今在辽东。于琪,玉属。○,笋。于,于。)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会稽,山名。今在山阴县南。竹箭,筱也。○会,古外反。稽,古兮反。)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犀牛皮角、象牙骨。)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黄金、需石之属。)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霍山,今在平阳永安县东北。珠,如今杂珠而精好。)西北之美者,有昆仑虚之ギ琳琅焉。(ギ琳,美玉名。琅,状似珠也。《山海经》曰:昆仑山有琅树。○仑,路昆切。虚,音墟。)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幽都,山名。谓多野牛筋角。)东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虎豹之属,皮有缛采者。○斥,音尺。)中有岱岳,与其五鱼盐生焉。(言泰山有鱼盐之饶。)九府。
[疏]“东方”至“生焉”。○释曰:此释八方、中国名山所产之物也。○注“医无”至“玉属”。○释曰:案《地理志》辽东郡无虑县,应劭曰:“虑,音闾。”颜师古曰:“即所谓医巫闾。”是县因山为名,故为山名,今在辽东。《周礼》幽州镇也。云:“于琪,玉属”者,《说文》云:“,《周书》所谓‘夷玉’也。”“于,石之似玉者。”琪,玉也。皆玉之类也,故云“玉属”。○注“会稽”至“县也”。○释曰:《周礼》杨州云:“其山镇曰会稽。”郑注云:“在山阴。”《地理志》会稽郡山阴县云“会稽在南,上有禹冢、禹井”,故云山名,今在山阴县南也。云“竹箭,筱也”者,《禹贡》杨州云:“筱既敷。”《释草》云:“筱,竹箭也。”郭云:“别二名。”则竹箭一名筱,是竹之小者,可以为箭者也。○“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释曰:郭氏不注梁山所在,犀、象,二兽;皮角、牙骨,材之美者也。○注“黄金需石之属”。○释曰:经惟言金,知黄金者,以三品之中黄金为上,此言美者,故知黄金。需石,石之次玉者。《玉藻》云:“士佩需玟而组绶”是也。其类非一,故云“之属”。○注“霍山”至“精好”。○释曰:《周礼》冀州:“其山镇曰霍山。”郑云:“在彘。”案《地理志》河南郡彘县云:“霍大山在东冀州山,周厉王所奔。”应劭曰:“顺帝改曰永安。”然则东晋时属平阳郡,而县名永安,故云“今在平阳永安县”也。云“珠,如今杂珠而精好”者,郭氏时验为然也。○注“ギ琳”至“树”。○释曰:ギ与球同。《说文》云:“ギ,玉磬也。”琳,美玉名。《书》云:“戛击鸣球。”美玉可以为磬,故皆云“美玉”也。云“《山海经》曰”者,案《海内西经》云:“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其上有三头人、琅树。注云“琅子似珠”,是也。○注“幽都”至“筋角”。○释曰:《山海经》云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是也。○“东北”至“皮焉”。○释曰:斥山,山名也。文皮,虎豹之属。其皮毛有文采、细缛,故谓之文皮焉。○“中有”至“生焉”。○释曰:岱岳,泰山也。此言中国也。五:黍、稷、麻、麦、豆也。泰山东近海。《禹贡》“海岱惟青州”,“厥贡盐,海物惟错”,言其饶多,非一种。故注云“言泰山有鱼盐之饶”也。○“九府”。○释曰:此亦题上事也。府,聚也,财物之所聚也。言此八方及中,皆美物之所聚,故题云“九府”也。
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状似牛脾,鳞细,紫黑色。一眼,两片相合乃得行。今水中所在有之。江东又呼为王余鱼。○鲽,音蝶。)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似凫,青赤色。一目一翼,相得乃飞。)西方有比肩兽焉,与邛邛巨虚比,为邛邛巨虚甘草,即有难,邛邛巨虚负而走,其名谓之蹷。(《吕氏春秋》曰:“北方有兽,其名为蹷。鼠前而兔后,趋则顿,走则颠。”然则邛邛巨虚亦宜鼠后而兔前,前高不得取甘草,故须蹷食之。今雁门广武县夏屋山中有兽,形如兔而大,相负共行,土俗名之为蹷鼠,音厥。○邛,巨凶。巨,巨。,五结。难,乃旦反。)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此即半体之人,各有一目、一鼻、一孔、一臂、一脚,亦犹鱼鸟之相合,更望备惊急。○迭,徙结切。)中有枳首蛇焉。(岐头蛇也。或曰:今江东呼两头蛇为越王约发,亦名弩弦。○枳,居是切。)此四方中国之异气也。五方。 [疏]“东方”至“气也”。○释曰:此释五方异气而产非常之物也。云“东方有比目鱼焉”者,言东方水中有鱼,其形状似牛脾,鳞细,紫黑色,一眼、两片相合、两目相比乃得行。故曰“比目鱼”。云“不比不行”者,比,合也。言一片不能行,须两片相合乃行。故云“不比不行”也。云“其名谓之鲽”者,言鲽为此鱼之名也。一名比目鱼,一名鲽。郭云:“江东又呼为王余鱼。”○注“似凫”至“乃飞”。○释曰:案《山海经》云:崇五山有鸟,“状如凫,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郭云:“比翼鸟也,色青赤,不比不能飞。”《尔雅》作“鹣鹣”者,正谓此也。○“西方”至“之蹷”。○释曰:云“西方有比肩兽焉”者,此谓蹷也。与邛邛巨虚相比,蹷则肩Φ不能走,而能取甘草。邛邛巨虚则前高不得取甘草,而善走。《穆天子传》曰“邛邛巨虚走百里”是也。故各以其能而济所不能,蹷常为邛邛巨虚甘美之草,仰而食之。即有急难,邛邛巨虚则背负而走者,其名谓之蹷也。○注“《吕氏》”至“音厥”。○释曰:云《吕氏春秋》二十六篇,秦相吕不韦辑智略士作也。云“曰北方有兽”至“则颠”者,《大慎览。顺说》篇之文也,引之乃以证邛邛巨虚之形也。然则以下郭氏注云“今雁门广武县”云云者,自验知之也。○“北方”至“迭望”。○释曰:此即半体人也。两半相比,乃得为人动作及御非常。以肩在上而显,故谓之比肩民焉。迭,更也。谓一体取食,则一体瞻望,所以备惊急也。故云“迭食而迭望”。○“中有枳首蛇焉”。○释曰:枳,岐也。此即两头蛇也,江东呼越王约发,言是越王约发所变也。亦名弩弦,即以形相似而名之也。○“五方”。○释曰:亦题上事也。言是五方风气殊异而生此怪物也。
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邑,国都也。假令百里之国,五十里之界,界各十里也。○,古营切。)下湿曰隰,大野曰平,广平曰原,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可食者曰原,(可种给食。)陂者曰阪,(陂陀不平。)下者曰隰。(《公羊传》曰:“下平曰隰。”)田一岁曰,(今江东呼初耕地反草为。)二岁曰新田,(《诗》曰:“于彼新田。”)三岁曰。(《易》曰:“不,。”○,音于。)野。
[疏]“邑外”至“曰”。○释曰:此释郊野之地远近高下不同之名也。云“邑外谓之郊”者,邑,国都也。谓国都城之外名郊也。云“郊外谓之牧”者,言可放牧也。《书。牧誓》云:“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是也。云“牧外谓之野”者,言牧外之地名野。《诗》传云:“郊外曰野”者,以细别言之,则郊外之地名牧,牧外之地名野;若大判而言,则野者郊外通名。故《周礼》六遂在远郊之外。《遂人》职云“凡治野田”,是其郊外之地总称野也。云“野外谓之林”者,言野外之地名林,以其去都邑远,薪采者少,其地可长平林,因名云也。云“林外谓之”者,言林外之地,最为远野,名。《鲁颂》云:“牡马,在之野。”毛传云“,远野”是也。○注“邑国”至“里也”。○释曰:云“邑,国都也”者,案《周礼》四县为都,四井为邑。《春秋》庄二十八年《左氏传》曰:“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然则邑与都异。此为一者,彼对文之例耳。但都者聚居之处,故《诗。小雅》云:“彼都人士。”《说文》云:“邑,国也。”是天子诸侯所居国城,或谓之邑,或谓之都。故以国都解邑也。云“假令百里之国,五十里之界,界各十里也”者,以其百里之国,国都在中。去境五十里,每十里而异其名,则为边畔,去国最远。故毛传以为远野也。此“假令”者,据小国言之。郊为远郊,牧、野、林、,自郊外为差耳。然则郊之远近,计国境之广狭以为差也。《聘礼》云:宾“及郊”。注云:“郊,远郊。周制,天子畿内千里,远郊百里,以此差之,远郊,上公五十里,侯四十里,伯三十里,子二十里,男十里也。近郊各半之。是郑之所约也。是以《司马法》云:“王国百里为远郊。”又此经从邑之外止有五名,明当每皆百里,故知远郊百里也。知近郊半之者,《书》序云:“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於时周都王城而谓成周为东郊,则成周在其郊也,於汉王城为河南,成周为洛阳,相去不容百里,则所言郊者谓近郊。故郑注云:“天子近郊五十里。”今河南、洛阳相去则然。是郑以河南、洛阳约近郊之里数也。《周礼》杜子春注云:“五十里为近郊。”《白虎通》亦云:“近郊五十里,远郊百里。”是儒者相传为然也。○“下湿曰隰”者,谓地形Φ下而水湿者。李巡曰:“下湿,谓土地お下常沮洳,名为隰也。”云“大野曰平”者,大野之泽一名平,鲁有大野是也。云“广平曰原”者,谓泽之广平者亦名原。汉以平原为郡名,属青州。云“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者,李巡曰:“高平,谓土地丰正名为陆。土地高大名曰阜,最大名为陵,陵之大者名阿。”《诗。大雅。皇矣》云:“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是也。此上七者,或莱沛沮洳,或险硗确,虽不可种给食,亦得其名也。云“可食曰原,陂者曰阪,下者曰隰”,此三者,释地形虽有高下不平,皆可种给食。高而可食者名原。《诗。大雅》云:“笃公刘,于胥斯原。”是也。陂陀不平而可食者名阪。《诗。小雅。正月》云:“瞻彼阪田,有菀其特。”是也。下平而可食者名隰。本作湿,误。○注“《公羊传》曰:‘下平曰隰。’”○释曰:此昭元年传文也。案,彼云:“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太原,此大卤也。曷为谓之大原?地物从中国,邑人名从主人。原者何?上平曰原,下平曰隰。”何休云:“分别之者,地势各有所生,原宜粟,隰宜麦,当教民所宜,因以制贡赋。”是也。田一岁曰,二岁曰新田,三岁曰。○释曰:此释耕田年岁远近名义不同之事也。者,灾也。,和柔之意也。孙炎云:“,始灾杀其草木也。新田,新成柔田也。,和也,田舒缓也。”郭云:“今江东呼初耕地反草为。”○注“《诗》曰:‘于彼新田。’”○释曰:此《小雅。采芑》篇文也。案,彼云:“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亩。”毛传取此文为说,故引为证也。○注“《易》曰:‘不,。’”○释曰:此《无妄。六二》爻辞也。郑注亦取此文,故引以为证也。○“野”。○释曰:此亦题上事也。上自“邑外谓之郊”以下,虽远近高下其名不同,野为总称,故题云“野”。
东至於泰远,西至於国,南至於濮铅,北至於祝栗,谓之四极。(皆四方极远之国。○,彬。濮,卜。)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觚竹在北,北户在南,西王母在西,日下在东,皆四方昏荒之国,次四极者。○觚,音孤。)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九夷在东,八狄在北,七戎在西,六蛮在南,次四荒者。)巨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巨,去也。齐,中也。)北戴斗极为空桐,(戴,值。)东至日所出为大平,西至日所入为大蒙。(即蒙汜也。)大平之人仁,丹穴之人智,大蒙之人信,空桐之人武。(地气使之然也。)四极。
[疏]“东至”至“人武”。○释曰:此释九州之外、四方极远之国名及其人性禀气不同也。泰远、国、濮铅、祝栗,此四方极远之国名也。“觚竹”者,《汉书。地理志》辽西令支有“孤竹城”,是乎?“北户”者,即日南郡是也。颜师古曰:“言其在日之南,所谓北户以向日者。”“西王母”者,《山海西荒经》云:“西海之中,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有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又《穆天子传》曰:“天子宾于西王母,乃纪其迹于山,名曰西王母之山。”是也。“日下”者,谓日所出处其下之国也。《山海东荒经》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又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国。”如此之类是也。云“谓之四荒”者,言声教不及,无礼义文章,是四方昏荒之国也,在土四极之内。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者,孙炎云:“海之言晦,晦ウ於礼义也。”○注“九夷”至“荒者”。○释曰:知在东、西、南、北者,以《曲礼》云“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故也。案《风俗通》云:东方人,好生,万物触地而出。夷者,也。其类有九,依《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一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又“一曰玄菟,二曰乐浪,三曰高骊,四曰满饰,五曰凫更,六曰索家,七曰东屠,八曰倭人,九曰天鄙”。“蛮”者,《风俗通》云:君臣同川而浴,极为简慢。蛮者,慢也。其类有八,李巡云:“一曰天{工},二曰咳首,三曰僬侥,四曰跛踵,五曰穿,六曰儋耳,七曰狗轨,八曰旁春。”“戎”者,《风俗通》云:斩伐杀生,不得其中。戎者,凶也。其类有六,李巡云:“一曰侥夷,二曰戎夫,三曰老白,四曰耆羌,五曰鼻息,六曰天刚。”“狄”者,《风俗通》云:父子嫂叔,同穴无别。狄者,辟也,其行邪辟。其类有五,李巡云:“一曰月支,二曰秽貊,三曰匈奴,四曰单于,五曰白屋。”案,李巡所注《尔雅》本,“谓之四海”下更三句云:“八蛮在南方,六戎在西方,五狄在北方”,故得此解。孙炎、郭氏诸本皆无此三句。案《明堂位》称九夷、八蛮、六戎、五狄。《周礼。职方氏》掌“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郑注云:“四、八、七、九、五、六,周之所服国数也。”遍检经传,四夷之数参差不同。先儒旧解,此《尔雅》上文殷制,《明堂位》及《职方》并《尔雅》下文皆为周制。义或当然。此在四荒之内,九州之外,於王者世一见。《周礼》曰:“九州之外谓之蕃国,世一见”是也,故云“次四荒者”。○“巨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释曰:此明四海之中别有下四种之名也。巨,去也。齐,中也。中州犹言中国也。戴,值也。言去中国以南,北户以北,值日之下,其处名丹穴。天老说凤云:“濯羽弱水,莫宿丹穴。”又《山海经》云:祷过山“东五百里,曰丹穴山”是乎?云“北戴斗极为空桐”者,斗,北斗也。极者,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泰一之常居也。以其居天之中,故谓之极。极,中也。北斗拱极,故云斗极。值此斗极之下,其处名空桐。○注“即蒙汜也”。○释曰:即者,即《淮南子》云:“日出扶桑,入於蒙汜”是也。○注“地气使之然也”。○释曰:言是土地之气刚柔不同,使之仁、智、信、武耳。若《考工记》云:“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
释丘第十[疏]“释丘第十”。○释曰:案《广雅》云:“小陵曰丘。”《说文解字》曰:“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昆仑东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为丘。象形。”此下云非人为之丘。然则土有自然而高、小於陵者名丘也。其体虽一,其名则多。或近道途,或因水泽所如,则陵亩各异,其重则再三不同,通见《诗》、《书》。此篇具释,故名释丘。
丘,一成为敦丘,(成犹重也。《周礼》曰:“为坛三成。”今江东呼地高堆者为敦。○敦,都昆。)
[疏]“丘,一成为敦丘”。○释曰:成,重也。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名敦丘。《诗。卫风。氓》篇云:“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是也。○注“成犹”至“为敦”。○释曰:孙炎云:“形如覆敦,敦器似盂。”今案,下文别云“如覆敦者,敦丘”,则此自是丘之一重者。故郭氏云:“成犹重也。”与孙氏意异。云“《周礼》曰‘为坛三成’”者,此《秋官。司仪职》文也。郑司农云:“三成,三重也。”引之证成为重也。
再成为陶丘,(今济阴定陶城中有陶丘。)
[疏]“再成为陶丘”。○释曰:丘形上有两丘相重累者,名陶丘。李巡曰:“再成,其形再重也。”《禹贡》曰“济水东出于陶丘北”是也。○注“今济”至“陶丘”。○释曰:济阴,郡名;定陶,县名。《地理志》云“定陶县西南有陶丘亭”是也。
再成锐上为融丘,(纤顶者。○锐,音惠。)
[疏]“再成锐上为融”。○释曰:丘形再重而顶纤者,名融丘也。
三成为昆仑丘。(昆仑山三重,故以名云。)
[疏]“三成为昆仑丘”。○释曰:丘形三重者名昆仑丘。○注“昆仑山三重,故以名云”。○释曰:《昆仑山记》云:“昆仑山,一名昆丘,三重,高万一千里。”是也。凡丘之形三重者,因取此名云耳。
如[C121]者,[C121]丘。(形似车[C121]也。或云:“[C121]者,谓稻田塍埒。”○[C121],绳正切。) [疏]“如[C121]者,[C121]丘”。释曰:郭氏两解:一云“形似车[C121]也”。(绳证切。)二或云“[C121],谓稻田塍埒”。[C121],陵切。许叔重云:塍埒,稻田畦是。埒,畔也。案《地理志》云:“泰山有[C121]丘。”《春秋》庄十年:“公败宋师于乘丘。”是因丘以为名乎?
如者者,者丘。(水中小洲为者。○者,渚。)
[疏]“如者者,者丘”。○释曰:者,水中可居之小者。丘形似之,名为者丘也。 水潦所止,泥丘。(顶上污下者。○潦,音老。) [疏]“水潦所止,泥丘”。○释曰:水潦,雨水也。丘形顶上污下,潦水停止而成泥泞者,名泥丘。
方丘,胡丘。(形四方。)
[疏]“方丘,胡丘”。○释曰:丘形四方者名胡丘。
绝高为之京。(人力所作。)
[疏]“绝高为之京”。○释曰:言卓绝高大如丘,而人力为作之者名京。案,《春秋》宣十二年《左传》楚败晋师於必阝。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楚子曰云云,“今罪无所,而民皆尽忠以死君命,又可以为京乎?”是其类也。
非人为之丘。(地自然生。) [疏]“非人为之丘”。○释曰:李巡云:“谓非人力所为,自然生者。”孙炎曰:“地性自然也。”故郭云:“地自然生。”
水潦所还,埒丘。(谓丘边有界埒,水环绕之。)
[疏]“水潦所还,埒丘”。○释曰:还,环绕也。埒,小是也,土为之。言此丘边有其界埒,外则为水潦环绕者,名埒丘。
上正,章丘。(顶平。)
[疏]“上正,章丘”。○释曰:丘顶上平正者,名章丘。章亦平也。
泽中有丘,都丘。(在池泽中)
[疏]“泽中有丘,都丘”。○释曰:都,水所聚也。言在池泽中者,因名都丘。
当途,梧丘。(途,道。)
[疏]“当途,梧丘”。○释曰:途,道也。梧,遇也。当道有名梧丘,言若相遇於道路然也。
途出其右而还之,画丘。(言为道所规画。○还,音旋。)
[疏]“途出其右而还之,画丘”。○释曰:右谓西也。还,绕也。画,规画也。言道出丘西而复环绕之者,名画丘,若为道所规画然也。
途出其前,戴丘。(道出丘南。)
[疏]“途出其前,戴丘”。○释曰:谓道过丘南,若为道负戴,故为戴丘。 途出其后,昌丘。(道出丘北。)
[疏]“途出其后,昌丘”。○释曰:谓道过丘北者,名昌丘。
水出其前,渻丘。水出其后,沮丘。水出其右,正丘。水出其左,营丘。(今齐之营丘,淄水过其南及东。○渻,所景。沮,辞与。)
[疏]“水出”至“营丘”。○释曰:此释丘之前后左右有水过之者名也。左右犹东西也。○注“今齐”至“及东”。○释曰:《地理志》云:齐郡临淄“城中有丘,即营丘也”。《志》又云:泰山莱芜县,“淄水所出,东至博昌入沛”。然则淄水出莱芜,经临淄过营丘,南折而北至博昌入沛。言此以证水出其左者,名营丘。
如覆敦者,敦丘。(敦,盂也。○敦,音堆。)
[疏]“如覆敦者,敦丘”。○释曰:案《周礼。九嫔》职云:“凡祭祀,玉齍。”注云:玉齍,玉敦也。受黍稷器。又《少牢礼》曰:“主妇,执壹金敦黍,有盖。凡设四,敦皆南首。”注云:“敦有首者,尊者器饰也。饰象龟形。”《孝经纬》说,敦与簋容受虽同,上下内外皆圆为异。郭氏言“敦,孟”,举其类而言之也。丘形如覆敦者,名敦丘。
逦迤,沙丘。(旁行连延。○逦,吕纸切。迤,余纸切。)
[疏]“逦迤,沙丘”。注“旁行连延”。○释曰:《说文》云:“逦,行也。”“迤,斜行也。”故注云“旁行连延”也。连延谓连接延长,丘形邪行连接而长者名沙丘。《地理志》云:钜鹿有“纣所作沙丘台在东北七十里”。
左高,咸丘。右高,临丘。前高,旄丘。(《诗》云:“旄丘之葛兮。”)后高,陵丘。
[疏]“左高”至“陵丘”。○释曰:此四者,释丘形左右前后高而名不同也。○注“《诗》云:‘旄丘之葛兮。’”○释曰:《邶风。旄丘》篇文也。
偏高,阿丘。(《诗》云:“陟彼阿丘。”)
[疏]“偏高,阿丘”。注“《诗》云:‘陟彼阿丘。’”○释曰:谓丘形四隅有一高而不正在左右前后者,名阿丘也。《诗》云“陟彼阿丘”者,《风。载驰》篇文也。
宛中,宛丘。(宛谓中央隆高。) [疏]“宛中,宛丘。”注“宛谓中央隆高”。○释曰:案《诗。陈风》云:“宛丘之上兮。”毛传云:“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李巡、孙炎亦皆云:“中央下。”而郭氏以为中央高者,以其四方高中央下即是上文“水潦所止,泥丘”也。又下云“丘上有丘为宛丘”。作者嫌人不晓,故重辩之。既言“丘上有丘”非“中央隆高”而何?此郭氏所以不从先儒也。 丘背有丘为负丘。(此解宛丘中央隆峻,状如负一丘於背上。)
[疏]“丘背有丘为负丘”。○释曰:此解宛丘之状也。言中央隆峻,若丘背之上更有一丘而负戴之者,名宛丘,又名负丘也。
左泽,定丘。(定,下佞切。)
[疏]“左泽,定丘”。○释曰:谓丘之东有水泽者名定丘。
右陵,泰丘。(宋有泰丘社亡,见《史记》。)
[疏]“右陵,泰丘”。○释曰:谓丘之西有大阜者名泰丘。○注“宋有大丘社亡,见《史记》”。○释曰:案《六国年表》:“周显王三十三年,秦惠文王二年,宋大丘社亡。”是也。宋依丘作社,在宋国於时亡去,故云“大丘社亡”,亦咎征也。
如亩,亩丘。(丘有垄界如田亩。)
[疏]“如亩,亩丘”。○释曰:李巡曰:“谓丘如田亩曰亩丘。”孙炎云:“方百步。”郭以为田亩之垄也,丘形有界埒似之,因名云。《诗。小雅。巷伯》云:“杨园之道,猗於亩丘。”是也。 如陵,陵丘。(陵,大阜也。)
[疏]“如陵,陵丘。”注“陵,大阜也”。○释曰:丘形如大阜者名陵丘。云“陵,大阜”者,《释地》文也。
丘上有丘为宛丘。(嫌人不了,故重晓之。)陈有宛丘,(今在陈郡陈县。)晋有潜丘,(今在太原晋阳县。)淮南有州黎丘。(今在寿春县。)天下有名丘五,三在河南,其二在河北。(说者多以州黎、宛、营为河南,潜敦为河北者。案,此方称天下之名丘,恐此诸丘碌碌未足用当之。殆自别更有魁梧桀大者五,但未详其名号、今者所在耳。)丘。
[疏]注“说者”至“在耳”。○释曰:此郭氏破先儒说天下名丘未当也。碌,小石也。碌碌,多貌。恐此州黎等五丘碌碌然小耳。《史记》毛遂入楚谓平原君诸舍人曰:“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意相类也。殆,近也。近自更有魁梧然桀大者五,但名号所在,今所未详知也。此已上释众丘之名义,故题曰丘也。
望洒而高,岸。(,水边。洒谓深也。视峻而水深者曰岸。○,牙。洒,先典切。)
[疏]“望洒而高,岸”。○释曰:望,视也。,水边也。洒,水深也。言视水边之,其下水深,其高峻者,名岸。《诗。卫风》云:“淇则有岸。”
夷上洒下,不ぞ。(上平坦而下水深者为ぞ。不,发声。○ぞ,唇。)
[疏]“夷上洒下,不ぞ”。○释曰:李巡云:“夷上,平上。洒下,下。故名曰ぞ。”孙炎曰:“平上下,故名曰ぞ。不者,盖衍字。”郭云:“上平坦而下水深者为ぞ。不,发声也。”《诗。王风。葛ぱ》云“在河之ぞ”是也。 奥,隈。(今江东呼为浦奥。《淮南子》曰:“渔者不争隈。”○奥,奥。隈,乌回切。)
[疏]“奥,隈”。○释曰:奥,一名隈也。孙炎云:“隈,水曲中也。”《诗。卫风》云:“瞻彼淇奥。”故此释之也。○注《淮南子》曰:“渔者不争隈。”○释曰:案《淮南子。原道》篇云:“昔舜耕於历山,期年而田者争处尧角,以封畔肥饶相让。钓於河滨,期年而渔者争处湍濑,以曲隈深潭相予。”是不争隈之事也。引之以证隈即内深奥之处也。
内为奥,外为隈。(别表里之名。)
[疏]“内”至“为隈”。○释曰:别表里之名也。孙炎云:“内曲,里也;外曲,表也。”李巡曰:“内近水为奥,其外为鞫。”此句覆释上文“奥,隈”之处也。云“外为隈”者,隈当作鞫,传写误也。《诗。大雅。公刘》云:“芮鞫之即。”毛传云:“水之外曰鞫。”然则在水曲,其内名奥,又名隈;其外名鞫,又作坑,音义同。今以奥、隈一事,分为外内之名,故知误也。
毕,堂墙。(今终南山道名毕,其边若堂之墙。) [疏]“毕,堂墙”。○释曰:李巡云:“堂墙名,似堂墙曰毕。”郭以毕终南山之道名也,其边之如堂室之墙,言平正也。《诗。秦风》云:“终南何有,有纪有堂。”是也。
重,岸(两累者为岸。○重,直龙切。)
[疏]“重,岸”。○释曰:言两相重累者,亦名岸也。
岸上,浒。(岸上地。○浒,音虎。)
[疏]“岸上,浒”。○释曰:岸上平地,去水稍远者名浒。《诗。大雅。绵》篇云“率西水浒”之类也。
坟,大防。(谓是。)
[疏]“坟,大防”。○释曰:李巡云:“坟谓岸,状如坟墓,名大防也。”《诗。周南》云:“遵彼汝坟。”又《释地》云“坟莫大於河滨”是也。 为。(谓水边。○,音士。)
[疏]“为”。○释曰:李巡曰:“,一名,谓水边也。”《诗。秦风》云:“所谓伊人,在水之”也。
穷渎,汜。(水无所通者。○汜,音似。)
[疏]“穷渎,汜”。○释曰:谓穷困不通水渎名汜也。亦得名,即《释山》云:“山豄无所通,。”郭注云:“所谓穷渎者,虽无所通,与水注川同名。”是也。 谷者,□。(通於谷。○□,眉。)岸。
[疏]“谷者,□”。○释曰:谓穷渎汜谷能通於谷者,则别名□也。此已上释岸之名也,故题“岸”。
释山第十一[疏]“释山第十一”。○释曰:案《释名》云:“山,产也。”言产生万物。《说文》云:“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也。”此篇释诸山之名,故云释山。 河南华,(华阴山。)河西岳,(吴岳。)河东岱,(岱宗,泰山。)河北恒,(北岳恒山。)江南衡。(衡山,南岳。)
[疏]“河南华”至“江南衡”。○释曰:篇首载此五山者,以为中国之名山也。案《周礼。职方氏》:“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岳山。”“正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郑注云:“镇名山安地德者也。”又为五岳,知者,案郑注《大司乐》云:“五岳,岱在兖州,衡在荆州,华在豫州,岳在雍州,恒在并州。”是也。案,下文及经典群书言五岳者,皆数嵩高不数岳。而郑云然者,盖郑有所案据,更见异意也。其正名五岳,必取嵩高为定解,下文别释。云“河南华”、注“华阴山”者,案《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孔安国云:“河自龙门南流至华山,北而东行。”然则此山在河之南,故曰“河南华”。下皆放此。在华阴县界,故曰华阴山也。云“河西岳”、注“吴岳”者,在西河之西,一名吴岳。郑玄云:“在。”云“河东岱”、注“岱宗,泰山”者,在东河之东,一名岱宗,一名泰山。郑玄云:“在博。”云“河北恒”、注“北岳,恒山”者,下文“恒山为北岳”是也。郑玄云:“在上曲阳。”云“江南衡”、注“衡山,南岳”者,《禹贡》云:“岷山导江。”又曰:“岷山之阳至于衡山。”孔注云:“衡山,江所经。”然则江水经此山之北,东入于海,故曰“江南衡”也。郑注《大宗伯》云:五岳,“南曰衡”也。是也。
山三袭,陟。(袭亦重。)
[疏]“山三袭,陟。”注“袭亦重”。○释曰:山之形若三山重累者名陟。重衣谓之袭,故以袭为重也。上篇注已云“成犹重也”,故此云亦也。
再成,英。(两山相重。) [疏]“再成,英”。注“两山相重”。○释曰:成,重也。山形两重者名英。今南郡英山县,盖取此名也。 一成,坯。(《书》曰:“至于大伾。”○坯,备悲切。)
[疏]“一成,坯”。注“《书》曰:‘至于大伾。’”○释曰:案此文则山上更有一山重累者,名伾。“《书》曰”者,《禹贡》文也。孔安国云:“山再成曰伾。”与此不同者,盖所见异也。郑玄云:“大伾,在武武德之界。”张揖云:“成皋县山也。”《汉书音义》臣瓒以为皆非。今黎阳县山临河,岂不是大伾乎?瓒意当然。 山大而高,崧。(今中岳嵩高山,盖依此名。○崧,嵩。) [疏]“山大而高,崧”。注“今中岳嵩山,盖依此名”。○释曰:《诗。大雅》云:“崧高维岳。”毛传云:“崧,高貌。”《释名》云:“崧,竦也。亦高称也。”李巡曰:“高大曰嵩。”此则山高大者自名崧。本不指中岳,名嵩高或取此文以立名乎?无正文,故云“盖”以疑之。
山小而高,岑。(言岑。)
[疏]“山小而高,岑”。注“言岑”。○释曰:言山形虽小而高者,名岑也。 锐而高,峤。(言钅峻。○峤,音乔。)
[疏]“锐而高,峤”。注“言钅峻”。○释曰:锐则钅也,言山形钅峻而高者名峤。《列子》曰:“浡海之东有壑,其中山曰员峤。”盖同此也。
卑而大,扈。(扈,广貌。)
[疏]“卑而大,扈”。注“扈,广貌”。○释曰:言山形卑下而广大者名扈。《礼记。檀弓》云:“南宫纟舀之妻之姑之丧。夫子诲之,ヮ曰:‘尔毋扈扈尔。’”郑注云:“扈扈谓大广。”盖取此义也。
小而众,岿。(小山丛罗。○岿,丘鬼切。)
[疏]“小而众,岿”。注“小山丛罗”。○释曰:言山小而众、丛萃罗列者,名岿。
小山岌大山,亘。(岌谓高过。○岌,鱼泣切。亘,桓。)
[疏]“小山岌大山,亘”。注“岌谓高过”。○释曰:言小山与大山相并,而小山高过於大山者,名亘。非谓小山名岌,大山名亘也。
属者,峄。(言骆驿相连属。○属,烛。峄,亦。)
[疏]“属者,峄”。注“言骆驿相连属”。○释曰:言山形相连属、骆驿然不绝者,名峄。骆驿,连属不绝之辞。《禹贡》云:“峄阳孤桐。”《地理志》云:东海下邳县西有“葛峄山”,取此名也。
独者,蜀。(蜀亦孤独。) [疏]“独者,蜀”。注“蜀亦孤独”。○释曰:言山之孤独者名蜀。案《说文》云:蜀,虫名。《诗》云:“々者蜀。”《释虫》云:“厄,乌。”郭云:“大虫如指,似蚕。”此虫更无群匹,故云蜀亦孤独。既虫之孤独者蜀,是以山之孤独者亦名蜀也。
上正,章。(山上平。) [疏]“上正,章”。注“山上平”。○释曰:正犹平也。言山形上平者名章。
宛中,隆。(山中央高。) [疏]“宛中,隆”。注“山中央高”。○释曰:言山形中央蕴聚而高者名隆。
山脊,冈。(谓山长脊。) [疏]“山脊,冈”。注“谓山长脊”。○释曰:孙炎云:“长山之脊也。”言高山之长脊,名冈。《诗》云“陟彼高冈”是也。
未及上,翠微。(近上旁陂。)
[疏]“未及上,翠微”。注“近上旁陂”。○释曰:谓未及顶上、在旁陂陀之处,名翠微。一说:山气青缥色,故曰“翠微”也。
山顶,冢。(山颠。)者,厜《厂义》。(谓山峰头岩。○,子恤反。厜,子规切。《厂义》音危。)
[疏]“山顶”至“厜《厂义》”。○释曰:此二句释《小雅。十月》云“山冢崩”之文也。毛传云:“山顶曰冢。”郑笺云:“者,崔嵬。”虽音字小异,义实同也,是取此文为说。彼云:“冢者,谓山顶也。”《释言》云:“颠,顶也。”故此郭云“山颠”。彼云:“萃者,谓山颠之末,其峰岩厜《厂义》然者也。”
山如堂者,密。(形如堂室者。《尸子》曰:“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
[疏]“山如堂者,密”。○释曰:言山形如堂室者,名密。○注“《尸子》至”美枞”。○释曰:此《尸子。绰子》篇文,引之证山有名密者。 如防者,盛。(防,是。盛,音成。)
[疏]“如防者,盛”。注“防,是”。○释曰:此盛,读如粢盛之盛。是防之形嶞而高峻,若黍稷之在器,故其山形如是防者,亦名盛也。
峦,山堕。(谓山形长狭者,荆州谓之峦。《诗》曰:“嶞山乔岳。”○嶞,汤果切。)
[疏]“峦,山堕”。○释曰:凡物狭而长者,谓之嶞,则此言山嶞者,谓山形狭长者,一名峦也。○注“《诗》曰:‘嶞山乔岳。’”○释曰:《周颂。般》篇文也。
重,兼。(谓山形如累两。,甑。山形状似之,因以名云。○重,平声。,言蹇反。兼,音俨。) [疏]“重,兼”。注“谓山”至“名云”。○释曰:孙炎云:“山基有重岸也。”郭云:“,甑”者,郑众注《考工记》云:“,无甑。”《方言》云:“甑,自关而东谓之。”故知,甑也。 左右有岸,厒。(夹山有岸。○厒,口阁切。)
[疏]“左右有岸,厒”。注“夹山有岸”。○释曰:谓山两边有水,山与水为岸,此山名厒。
大山宫小山,霍。(宫谓围绕之。《礼记》曰“君为庐宫之”是也。)
[疏]“大山宫小山,霍”。○释曰:宫犹围绕也。谓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围绕之,山形若此者,名霍。非谓大山名宫,小山名霍也。○注“宫谓”至“是也”。○释曰:“《礼记》曰”者,《丧大记》文也。郑注云:“宫谓围障之也。”引之者,证宫为围绕之义也。
小山别大山,鲜。(不相连。○别,彼列切。鲜,息浅切。)
[疏]“小山别大山,鲜”。注“不相连”。○释曰:谓小山与大山分别不相连属者,名鲜。李巡云:“大山少,故曰鲜。”
山绝,陉。(连中断绝。○陉,形。)
[疏]“山绝,陉”。注“连中断绝”。○释曰:谓山形连延中忽断绝者,名陉。
多小石,敖。(多礓砾。○敖,音敲。)
[疏]“多小石,敖。”注“多礓砾”。○释曰:礓砾,即小石也。山多此小石者名敖。《释名》曰:“小石曰砾。”
“多大石,[C200]。(多盘石。○[C200],音壳。)
[疏]“多大石,[C200]”。注“多盘石”。○释曰:盘,大石也。山多此盘石者名[C200]。
多草木,岵;无草木,亥。(皆见《诗》。○岵,户。亥,屺。)
[疏]“多草木,岵;无草木,亥”。注“皆见《诗》”。○释曰:亥当作屺,音起。案《诗。魏风》云:“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又曰:“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毛传云:“山无草木曰岵。”“山有草木曰屺。”与此不同者,当是传写误也。王肃解依《尔雅》。
山上有水,埒。(有停泉。○埒,音劣。)
[疏]“山上有水,埒”。注“有停泉”。○释曰:谓山巅之上有停泉,名埒。 夏有水,冬无水,泶。(有停潦。○泶,音学。)
[疏]“夏有水,冬无水,泶”。注“有停潦”。○释曰:潦,雨水也。言山上污下,夏有停泉,至冬竭涸者,名泶。
山《从卖》无所通,。(所谓穷渎者,虽无所通,与水注川同名。○《从卖》,音渎。)
[疏]“山《从卖》无所通,”。○释曰:《从卖》即沟渎也。山有《从卖》而无通流者,名。注“所谓”至“同名”。○释曰:云“所谓”者,所谓《释丘》云“穷渎,汜”者也。云:“与水注川同名”者,即《释水》云“水注川曰”是也。
石戴土谓之崔嵬。(石山上有土者。○崔,徂回切。嵬,五回切。)土戴石为且。(土山上有石者。○且,七余切。)
[疏]“石戴”至“为且”。○释曰:《诗。周南。卷耳》云:“陟彼崔嵬。”又云:“陟彼且矣。”毛传云:“崔嵬,土山之戴石者。”“石山戴土曰且。”与此正反者,或传写误也。
山夹水,涧。陵夹水,澞。(别山陵间有水者之名。○澞,音虞。) [疏]“山夹”至“水澞”。○释曰:谓山间有水者名涧。《诗》云“考盘在涧”,是也。其陵间有水者名澞。
山有穴为岫。(谓岩穴。)
[疏]“山有穴为岫”。○释曰:谓山有岩穴者为岫也。
山西曰夕阳,(暮乃见日。)
[疏]“山西曰夕阳”。注“暮乃见日”。○释曰:日即阳也,夕始得阳,故名夕阳。《诗。大雅。公刘》云:“度其夕阳,豳居允荒。”是也。
山东曰朝阳。(旦即见日。) [疏]“山东曰朝阳”。注“旦即见日”。○释曰:谓山顶之东皆早朝见日。但是山东之冈脊总曰朝阳。《诗。大雅。卷阿》曰:“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是也。
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即天柱山。潜水所出。)恒山为北岳,(常山。)嵩高为中岳。(大室山也。)
[疏]“泰山”至“中岳”。○释曰:案《周礼。大宗伯》云:“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故此释之也。《白虎通》云:“岳者何为?岳之为言捔,捔功德也。东方为岱者,言万物皆相代於东方也。南方为霍,霍之为言护也,言太阳用事护养万物也。西方为华,华之为言获也,言万物成熟可得获也。北方为恒,恒者,常也,万物伏藏於北方有常也。中央为嵩,嵩言其高大也。《风俗通》云:“岳,捔考功德黜陟也。”然则以四方,方有一山,天子巡守至其下,捔考诸侯功德而黜陟之,故谓之岳也。案《诗》传言四岳之名,东岳岱,南岳衡。此及诸经传多云:泰山为东岳,霍山为南岳者,皆山有二名也。《风俗通》云:泰山,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长。王者受命恒封禅之。衡山,一名霍。言万物霍然大也。华,变也,万物成变由於西方也。恒,常也,万物伏北方有常也。崧,高也,言高大也。是解衡之与霍,泰之与岱,皆一山而有二名也。若此,上云“江南衡”,《地理志》云:“衡山在长沙湘南县。”张揖《广雅》云:“天柱谓之霍山。”《地理志》云:“天柱在庐江潜县。”则在江北矣。而云衡、霍一山二名者,本衡山一名霍山。汉武帝移岳神於天柱,又名天柱亦为霍,故汉以来衡、霍别耳。郭云:“霍山今在庐江潜县西南,别名天柱山。”汉武帝以衡山辽旷,移其神於此,今其土俗人皆呼之为南岳。南岳本自以两山为名,非从近也。而学者多以霍山不得为南岳,又言从汉武帝始乃名之。如此言,为武帝在《尔雅》前乎?斯不然矣。窃以璞言为然。何则?孙炎以霍山为误,当作衡山。案《书传。虞夏传》及《白虎通》、《风俗通》、《广雅》并云:“霍山为南岳。”岂诸文皆误?明是衡山一名霍也。○注“即天柱山。潜水所出”。○释曰:此据作注时霍山为言,此山本名天柱。汉武帝移江南霍山之祀於此,故又名霍山。其经之霍山,即江南衡是也。故上注云“衡山,南岳”也。○释曰:“大室山也。”案《山海经》云:“半石山东五十里曰少室山。又东三十里曰泰室山。”郭注云:“即中岳嵩高山也,今在阳城县西。”戴延之《西征记》云:“其山,东谓之大室,西谓之少室,相去十七里。嵩,其总名也。以其下各有室焉,故谓之室。”是也。
梁山,晋望也。(晋国所望祭者,今在冯翊夏阳县西北临河上。) [疏]“梁山,晋望也”。注“晋国”至“河上”。○释曰:言梁山在晋国境内,晋以岁时望祭之,故云晋望也。云“晋国所望祭”者,案《春秋》僖三十一年经云:“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公羊传》云:“三望者何?望祭也。”郑君以为望者,祭山川之名也。诸侯之祭山川在其地者,非其地则不祭。贾逵、服虔、杜预皆以为三望分野之星、国中山川。《楚语》云:“天子遍祀群神品物,诸侯二王后祀天地、三辰及其土地之山川。”注《国语》者皆云:诸侯二王后祀天地。三辰,日、月、星也。非二王后祀分野星辰、山川也。以此言之,则分野之星国内山川其义是也。今案,昭元年《左传》云:“辰为商星。”“参为晋星。”又《礼记。礼器》云:“晋人将有事於河,必先有事於呼池。”及此云“梁山,晋望也”。然则晋国三望谓参也,梁山也,河也,故云“晋国所望祭者”。云“今在冯翊夏阳县西北”者,《地理志》文也。知“临河上”者,成五年《公羊传》曰:“梁山者何?河上之山也。”故知临河上。
释水第十二[疏]“释水第十二”。○释曰:《说文解字》云:“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白虎通》云:“水之为言淮也。”是平均法则之称。此篇释诸水之名,故曰释水。
泉一见一否为氵。(氵,才有貌。见,现。否,卑美反。氵,纤。)
[疏]“泉一见一否为氵”。○释曰:《说文》云:“泉,水原也。”言此泉其水有时出见、有时不出而竭涸者名氵。谓氵微也。故注云:“才有貌。”
井一有水一无水为氵汋。(《山海经》曰:“天井夏有水冬无水。”即此类也。○氵,计。汋,仁捉切。) [疏]“井一有水一无水为氵汋”。○释曰:《说文》云:井,凿地取水也。《释名》云:“井,清也,泉之清者也。《世本》云伯益作,亦云黄帝始穿。此言井或一时有水、一时无水者名氵汋也。○注“山海”至“类也”。○释曰:案《中山经》云:帝山“东南五十里,曰视山,其上多韭。有井焉,名天井,夏有水,冬竭”者是也。《孙子兵法》云:“地陷曰天井。”然则非人为之者曰天井。云“即此类也”者,以此经但言井,《山海经》言天井,非正相当,故云“类也”。
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公羊传》曰“直出”,直犹正也。)
[疏]“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释曰:《诗。大雅。瞻》云:“沸槛泉。”故此释之也。《诗》言“槛泉”者,正直上出之泉也。其水涌出,故更云“正出,涌出也”。李巡曰:“水泉从下上出曰涌泉。”滥、槛音义同。○注“《公羊》”至“正也”。○释曰:案,昭五年传云:“叔弓帅师败莒师于泉。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涌泉也。”是其事也。郭云“直出”者,盖以义言之。彼言直,此言正,其意一也。故云“直犹正也”。 沃泉县出。县出,下出也。(从上溜下。○县,音玄。)
[疏]“沃泉县出”至注“从上溜下”。○释曰:李巡亦云水泉从上溜下。然则相传为然也。《曹风》云:“洌彼下泉。”则此沃泉也。 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从旁出也。○氿,轨。仄,侧。)
[疏]“氿泉穴出”至注“从旁出也”。○释曰:李巡曰:“水泉从旁出名曰氿。氿,仄出。”是侧出曰氿泉也。《大东》云“有洌氿泉”是也。
湀辟,流川。(通流。○湀,揆。) [疏]“湀辟,流川”。注“通流”。○释曰:《说文解字》云:“川,贯穿通流水也。《虞书》曰‘畎浍距川’,言深畎浍之水会为川也。”《释名》云:“川,穿也。穿地而流也。”然则湀辟者,则通流大川之别名也。
过辨,回川。(旋流。○过,古禾切。辨,片。)
[疏]“过辨,回川”。注“旋流”。○释曰:回,旋也。言川水之中有回旋而流者,名过辨。
氵,反入。(即河水决出,复还入者。河之有氵,犹江之有沱。○氵,於用切。) [疏]“氵,反入”。○释曰:反,复也。谓河水决出而复入河者名氵。即下云“水自河出为氵”是也。
沾,沙出(今江东呼水中沙堆为沾,音但。)
[疏]“沾,沙出”。○释曰:言沾者是沙堆於水中之名也。故曰沙出。 ,出不流。(水流潜出,便自停成池。○,音牵。)
[疏]“,出不流”。○释曰:谓水泉潜出停成池者名。《地理志》云:扶风县,“雍州弦蒲薮。出西北,入渭”。以其初出不流,停成弦蒲泽薮,故曰“,出不流”也。其终则入渭也。
归异出同流,肥。(《毛诗》传曰:“所出同,所归异为肥。”)
[疏]“归异出同流,肥”。○释曰:谓小水支分归入大水则异、其泉源初出则同流者,名肥。即《诗。邶风。泉水》云:“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毛传云:“所出同,所归异为肥泉。”是也。
瀵,大出尾下。(今河东汾阴县有水口如车轮许,沸涌出,其深无限,名之为瀵。冯翊阳县复有瀵,亦如之。相去数里而夹河,河中者上又有一瀵,瀵源皆潜相通。在汾阴者,人壅其流以为陂,种稻,呼其本所出处为瀵魁,此是也。尾犹也。○瀵,音粪。)
[疏]“瀵,大出尾下”。○释曰:尾犹也。言源深大出於下者名瀵。瀵犹洒散也。○注“今河”至“也”。○释曰:河东、冯翊者皆郡名也。云“河中者上”者,者谓水中可居之小者。云“人壅其流以为陂种稻”者,泽障曰陂,谓人畜壅此水以为陂泽,而溉稻田也。云“瀵魁”者,魁,帅也,首也。以其水源,故谓之魁也。
水醮曰厬。(谓水醮尽。○厬,音轨。)
[疏]“水醮曰厬”。○释曰:醮,尽也。凡水之尽皆曰厬。厬,则竭涸之一名也。
水自河出为氵,(《书》曰:“氵沮会同。”)济为濋,汶为灛,洛为波,汉为潜,(《书》曰:“沱潜既道。”○濋,楚。汶,问。灛,阐。沱,陀。)淮为浒,江为沱,(《书》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两河间曰冀州,(自东河至西河。)河南曰豫州,(自南河至汉。)河西曰州,(自西河至黑水。○,於用反。)汉南曰荆州,(自汉南至衡山之阳。)江南曰杨州,(自江南至海。)济、河间曰衮州,(自河东至济。)济东曰徐州,(自济东至海。○济,子礼切。)燕曰幽州,(自易水至北狄。)齐曰营州。(自岱东至海,此盖殷制。)九州。
[疏]“两河”至“九州”。○释曰:此释九州之名及其界域也。○“两河间曰冀州”。注“自东河至西河”。○释曰:《周礼。职方氏》云:“河内曰冀州。”《禹贡》不说境界。孔安国云:此州帝都,不说境界,以余州所至,即可知。以其《禹贡》“衮州”云济、河,自东河以东也;“豫州”云荆、河,自南河以南也;“雍州”云西河,自西河以西也。明东河之西,西河之东,南河之北,是冀州之境也。言东河、西河、南河者,皆据帝都冀州而言也。案,《禹贡》导河自积石、龙门,南流谓之西河。至于华阴,折而东,经底柱、孟津、过洛,皆东流,谓之南河。至于大伾,折而北流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谓之东河。此惟云两河者,从可知。李巡曰:“两河间其气清,厥性相近,故曰冀。冀,近也。”○“河南曰豫州”。注“自南河至汉”。○释曰:《职方》与此同。《禹贡》云:“荆、河惟豫州。”孔安国云:“西南至荆山,北距河水。”以其荆山在荆州,汉水所经,故文不同,其实一也。李巡云:“河南其气著密,厥性安舒。故曰豫。豫,舒也。”○“河西曰州”。注“自西河至黑水”。○释曰:《周礼》“正西曰雍州”。《禹贡》云:“黑水、西河惟雍州。”孔安国云:“西距黑水,东据河。”案,郦元《水经》黑水出张掖鸡山,南流至敦煌,过三危山南流入於南海。然则雍州之境,东据龙门、河西距此黑水也。李巡云:“河西其气蔽壅,厥性急凶,故曰雍。雍,壅也。”兼得梁州之地,西北之位,阳所不及,阴壅也。○“汉南曰荆州”。注“自汉南至衡山之阳”。○释曰:《周礼》“正南曰荆州”。《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孔安国云:“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言北据荆山,则至汉水也。李巡曰:“汉南其气燥,刚禀性︹梁,故曰荆。荆,︹也。”《释名》以为取荆山之名。荆,警也。南蛮数为寇逆,常警备也。○“江南曰杨州”。注“自江南至海”。○释曰:《周礼》“东南曰杨州”。《禹贡》:“淮、海惟杨州。”孔安国云:“北据淮,南距海。”然则杨州之境,跨江北至淮。此云江南者,举远大而言也。李巡曰:“江南其气躁劲,厥性轻杨。”《太康地记》云:“以杨州渐太阳位,天气奋扬,履正含文,故取名焉。”○“济、河间曰衮州”。注“自河至济”。○释曰:《周礼》“河东曰衮州。”《禹贡》:“济、河惟衮州。”孔安国云:“东南据济,西北距河。”孔《传》凡云“据”者,谓跨之也。距,至也。济、河之间相去路近,衮州之境,跨济而过,东南越济水,西北至东河也。李巡云:“济、河间其气专质,厥性信谦,故曰衮。衮,信也。”《释名》以为取衮水之义。○“济东曰徐州”。注“自济东至海”。○释曰:《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孔《传》云:“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此云“自济东”,则是西至济也。李巡曰:“淮、海间其气宽舒,禀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周合其地於青州。○“燕曰幽州”。注“自易水至北狄”。○释曰:《周礼》“东北曰幽州”。李巡曰:“燕其气深要,厥性剽疾,故曰幽。幽,要也。”《禹贡》其地合於冀州。《地理志》云:“涿郡故安县阎乡,易水所出,东至范阳入濡也。”从此易水至於北狄幽州之境也。○“齐曰营州”。注“自岱东至海,此盖殷制”。○释曰:《周礼》“正东曰青州”。《禹贡》:“海、岱惟青州。”孔《传》云:“东北据海,西南距岱。”然则此营州则青州之地也。《博物志》云:“营与青同海,东有青丘,齐有营丘,岂是名乎?”《太康地记》云:“东方少阳,其色青,其气清,岁之首,事之始,故以青为名焉。”云“此盖殷制”者,以此文上与《禹贡》不同,下与《周礼》又异,禹别九州有青、徐、梁,而无幽、并、营,是夏制也。《周礼》,周公所作,有青、幽、并,而无徐、梁、营,是周制也。此有徐、幽、营,而无青、梁、并,疑是殷制也。以无正文,故云盖也。此上释九州之名,故题云“九州”也。 鲁有大野。(今高平钜野县东北大泽是也。)
[疏]“鲁有大野”。○释曰:此下至“周有焦护”,释十薮之名也。《禹贡》徐州云:“大野既猪。”《地理志》云:大野泽在山阳钜野县北。钜,即大也。由其旁有大泽,故县以钜野为名。哀十四年《左传》云:“西狩於大野。”以其泽在曲阜西,故云“西狩”也。郭云:“今高平钜野县”者,东晋时,钜野属高平郡,故与《志》不同。凡注言“今”者,皆谓东晋时也。
晋有大陆。(今钜鹿北广河泽是也。) [疏]“晋有大陆”。注“今钜鹿北广河泽是也”。○释曰:孙炎曰:“广河犹大陆。以地名言之,近为是也。”《禹贡》冀州云“大陆既作”是也。案,定元年《左传》晋魏献子“田於大陆,焚焉,还,卒於宁”。杜预注:“嫌钜鹿绝远,疑此田在汲郡吴泽。”宁,今武县,近吴泽。计此二泽相去甚远,亦得言大陆者,以其广平曰陆。但广而平者则名大陆,故异所而同名也。泽虽卑下,旁带广平之地,故统名焉。
秦有杨夸。(今在扶风县西。○夸,於于反。)
[疏]“秦有杨夸”。注“今在扶风县西”。○释曰:《周礼》冀州云:“其泽薮曰阳夸。”郑注云:“所在未闻。”又雍州云:“其泽薮曰弦蒲。”郑注云:“在。”案《地理志》吴山在西,古文以为山。北有蒲谷乡弦中谷,雍州薮。今注亦云“在”。然则《周礼》弦蒲即此杨夸也。
宋有孟诸。(今在梁国雎阳县东北。) [疏]“宋有孟诸”。注“今在梁国雎阳县东北”。○释曰:《周礼》青州,“其泽薮曰望诸”。郑注云:“望诸,明都也。在雎阳。”《禹贡》豫州云:“导荷泽,被孟猪。”《左传》亦作“孟诸”。文不同者,声转字异,正是一地也。
楚有云梦。(今南郡华容县东南巴丘湖是也。)
[疏]“楚有云梦”。注“今南”至“湖是也”。○释曰:《周礼》荆州云:“其泽薮曰云。”郑注云:“云在华容。”《禹贡》云:“云土、梦作。”昭三年《左传》楚子与郑伯田于“江南之梦”。又定四年“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杜预云:“南郡枝江县西有云梦城,江夏安陆县东南亦有梦城,或曰南郡华容县东南有巴丘湖,江南之梦也。”云梦一泽而每处有名者,司马相如《子虚赋》云:“云梦者,方九百里。”则此泽跨江南北,亦得单称云,单称梦。即梦也。
吴越之间有具区。(今吴县南太湖,即震泽是也。)
[疏]“吴越之间”。注“今吴”至“泽是也”。○释曰:《周礼》杨州云:“其泽薮曰具区。”郑注云:“在吴南。”《地理志》云:“会稽吴县,故周泰伯所封国也。”具区在西,古文以为震泽。《禹贡》杨州云:“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是也。
齐有海隅。(海滨广斥。) [疏]“齐有海隅”。注“海滨广斥”。○释曰:此营州薮也。云“海滨广斥”,《禹贡》文也。孔《传》云:“滨,涯也。”言复其斥卤。”案《说文》云:“卤,咸地也。”“东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海畔迥阔地皆斥卤,故云广斥也。
燕有昭余祁。(今太原邬陵县北九泽是也。) [疏]“燕有昭余祁”。注“今太”至“泽是也”。○释曰:《周礼》并州“其泽薮曰昭余祁”。郑注云:“在邬。”《地理志》云:“邬,九泽在北,是为昭余祁,并州薮。”是也。
郑有圃田。(今荧阳中牟县西圃田泽是也。)
[疏]“郑有圃田”。注“今荧阳”至“田泽是也”。○释曰:《周礼》豫州云:“其泽薮曰圃田。”郑注云:“在中牟。”《地理志》云:“中牟,圃田泽在西,豫州薮。”僖三十三年《左传》云:“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又《诗。车攻》云:“东有甫草。”郑玄以为“甫田之草”,皆谓此也。
周有焦护。(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疏]“周有焦护”。注“今扶风”至“中是也”。○释曰:孙炎云:“周,岐周也。”《诗。六月》云:“犭严狁匪茹,整居焦。”是也。时人谓之瓠中也。 十薮。 [疏]“十薮”。○释曰:此题上事也。《说文》云:“大泽也。”《风俗通》云:“薮,厚也。有草木鱼鳖所以厚养人也。”
东陵,□。南陵,息慎。西陵,威夷。中陵,朱滕。北陵,西俞,雁门是也。(即雁门山也。○□,音信。)
[疏]“东陵”至“是也”。○释曰:此五方之陵名也。其义及所在未详。云“雁门是也”者,此指解北陵也,即雁门山是也。
陵莫大於加陵,(今所在未闻。)
[疏]“陵莫大於加陵”。○释曰:莫,无也。陵,大阜也。言“陵无大於加陵”者,谓加陵最大也。今所在未闻。
梁莫大於氵梁,(氵,水名。梁,是也。○氵,古壁切。)
[疏]“梁莫大於氵梁”。注“氵,水名。梁,是也”。释曰:《释宫》云:“是谓之梁。”《诗》传云:“石绝水曰梁。”然则以土石为是障绝水者名梁。虽所在皆有,而无大於氵水之旁者。杜预云:“氵水出河内轵县东,南至温入河。”《春秋》襄十六年公会晋侯以下于氵梁是也。
坟莫大於河坟。
[疏]“坟莫大於河坟”。○释曰:坟,大防。亦谓是。虽水所皆有,而河坟最大也。
八陵。
[疏]“八陵”。○释曰:此亦题上事也。大阜曰陵。氵梁、河坟虽非大阜,以其绝大若陵,故通谓之八陵也。
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于琪焉。(医无闾,山名。今在辽东。于琪,玉属。○,笋。于,于。)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会稽,山名。今在山阴县南。竹箭,筱也。○会,古外反。稽,古兮反。)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犀牛皮角、象牙骨。)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黄金、需石之属。)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霍山,今在平阳永安县东北。珠,如今杂珠而精好。)西北之美者,有昆仑虚之ギ琳琅焉。(ギ琳,美玉名。琅,状似珠也。《山海经》曰:昆仑山有琅树。○仑,路昆切。虚,音墟。)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幽都,山名。谓多野牛筋角。)东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虎豹之属,皮有缛采者。○斥,音尺。)中有岱岳,与其五鱼盐生焉。(言泰山有鱼盐之饶。)九府。
[疏]“东方”至“生焉”。○释曰:此释八方、中国名山所产之物也。○注“医无”至“玉属”。○释曰:案《地理志》辽东郡无虑县,应劭曰:“虑,音闾。”颜师古曰:“即所谓医巫闾。”是县因山为名,故为山名,今在辽东。《周礼》幽州镇也。云:“于琪,玉属”者,《说文》云:“,《周书》所谓‘夷玉’也。”“于,石之似玉者。”琪,玉也。皆玉之类也,故云“玉属”。○注“会稽”至“县也”。○释曰:《周礼》杨州云:“其山镇曰会稽。”郑注云:“在山阴。”《地理志》会稽郡山阴县云“会稽在南,上有禹冢、禹井”,故云山名,今在山阴县南也。云“竹箭,筱也”者,《禹贡》杨州云:“筱既敷。”《释草》云:“筱,竹箭也。”郭云:“别二名。”则竹箭一名筱,是竹之小者,可以为箭者也。○“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释曰:郭氏不注梁山所在,犀、象,二兽;皮角、牙骨,材之美者也。○注“黄金需石之属”。○释曰:经惟言金,知黄金者,以三品之中黄金为上,此言美者,故知黄金。需石,石之次玉者。《玉藻》云:“士佩需玟而组绶”是也。其类非一,故云“之属”。○注“霍山”至“精好”。○释曰:《周礼》冀州:“其山镇曰霍山。”郑云:“在彘。”案《地理志》河南郡彘县云:“霍大山在东冀州山,周厉王所奔。”应劭曰:“顺帝改曰永安。”然则东晋时属平阳郡,而县名永安,故云“今在平阳永安县”也。云“珠,如今杂珠而精好”者,郭氏时验为然也。○注“ギ琳”至“树”。○释曰:ギ与球同。《说文》云:“ギ,玉磬也。”琳,美玉名。《书》云:“戛击鸣球。”美玉可以为磬,故皆云“美玉”也。云“《山海经》曰”者,案《海内西经》云:“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其上有三头人、琅树。注云“琅子似珠”,是也。○注“幽都”至“筋角”。○释曰:《山海经》云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是也。○“东北”至“皮焉”。○释曰:斥山,山名也。文皮,虎豹之属。其皮毛有文采、细缛,故谓之文皮焉。○“中有”至“生焉”。○释曰:岱岳,泰山也。此言中国也。五:黍、稷、麻、麦、豆也。泰山东近海。《禹贡》“海岱惟青州”,“厥贡盐,海物惟错”,言其饶多,非一种。故注云“言泰山有鱼盐之饶”也。○“九府”。○释曰:此亦题上事也。府,聚也,财物之所聚也。言此八方及中,皆美物之所聚,故题云“九府”也。
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状似牛脾,鳞细,紫黑色。一眼,两片相合乃得行。今水中所在有之。江东又呼为王余鱼。○鲽,音蝶。)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似凫,青赤色。一目一翼,相得乃飞。)西方有比肩兽焉,与邛邛巨虚比,为邛邛巨虚甘草,即有难,邛邛巨虚负而走,其名谓之蹷。(《吕氏春秋》曰:“北方有兽,其名为蹷。鼠前而兔后,趋则顿,走则颠。”然则邛邛巨虚亦宜鼠后而兔前,前高不得取甘草,故须蹷食之。今雁门广武县夏屋山中有兽,形如兔而大,相负共行,土俗名之为蹷鼠,音厥。○邛,巨凶。巨,巨。,五结。难,乃旦反。)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此即半体之人,各有一目、一鼻、一孔、一臂、一脚,亦犹鱼鸟之相合,更望备惊急。○迭,徙结切。)中有枳首蛇焉。(岐头蛇也。或曰:今江东呼两头蛇为越王约发,亦名弩弦。○枳,居是切。)此四方中国之异气也。五方。 [疏]“东方”至“气也”。○释曰:此释五方异气而产非常之物也。云“东方有比目鱼焉”者,言东方水中有鱼,其形状似牛脾,鳞细,紫黑色,一眼、两片相合、两目相比乃得行。故曰“比目鱼”。云“不比不行”者,比,合也。言一片不能行,须两片相合乃行。故云“不比不行”也。云“其名谓之鲽”者,言鲽为此鱼之名也。一名比目鱼,一名鲽。郭云:“江东又呼为王余鱼。”○注“似凫”至“乃飞”。○释曰:案《山海经》云:崇五山有鸟,“状如凫,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郭云:“比翼鸟也,色青赤,不比不能飞。”《尔雅》作“鹣鹣”者,正谓此也。○“西方”至“之蹷”。○释曰:云“西方有比肩兽焉”者,此谓蹷也。与邛邛巨虚相比,蹷则肩Φ不能走,而能取甘草。邛邛巨虚则前高不得取甘草,而善走。《穆天子传》曰“邛邛巨虚走百里”是也。故各以其能而济所不能,蹷常为邛邛巨虚甘美之草,仰而食之。即有急难,邛邛巨虚则背负而走者,其名谓之蹷也。○注“《吕氏》”至“音厥”。○释曰:云《吕氏春秋》二十六篇,秦相吕不韦辑智略士作也。云“曰北方有兽”至“则颠”者,《大慎览。顺说》篇之文也,引之乃以证邛邛巨虚之形也。然则以下郭氏注云“今雁门广武县”云云者,自验知之也。○“北方”至“迭望”。○释曰:此即半体人也。两半相比,乃得为人动作及御非常。以肩在上而显,故谓之比肩民焉。迭,更也。谓一体取食,则一体瞻望,所以备惊急也。故云“迭食而迭望”。○“中有枳首蛇焉”。○释曰:枳,岐也。此即两头蛇也,江东呼越王约发,言是越王约发所变也。亦名弩弦,即以形相似而名之也。○“五方”。○释曰:亦题上事也。言是五方风气殊异而生此怪物也。
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邑,国都也。假令百里之国,五十里之界,界各十里也。○,古营切。)下湿曰隰,大野曰平,广平曰原,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可食者曰原,(可种给食。)陂者曰阪,(陂陀不平。)下者曰隰。(《公羊传》曰:“下平曰隰。”)田一岁曰,(今江东呼初耕地反草为。)二岁曰新田,(《诗》曰:“于彼新田。”)三岁曰。(《易》曰:“不,。”○,音于。)野。
[疏]“邑外”至“曰”。○释曰:此释郊野之地远近高下不同之名也。云“邑外谓之郊”者,邑,国都也。谓国都城之外名郊也。云“郊外谓之牧”者,言可放牧也。《书。牧誓》云:“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是也。云“牧外谓之野”者,言牧外之地名野。《诗》传云:“郊外曰野”者,以细别言之,则郊外之地名牧,牧外之地名野;若大判而言,则野者郊外通名。故《周礼》六遂在远郊之外。《遂人》职云“凡治野田”,是其郊外之地总称野也。云“野外谓之林”者,言野外之地名林,以其去都邑远,薪采者少,其地可长平林,因名云也。云“林外谓之”者,言林外之地,最为远野,名。《鲁颂》云:“牡马,在之野。”毛传云“,远野”是也。○注“邑国”至“里也”。○释曰:云“邑,国都也”者,案《周礼》四县为都,四井为邑。《春秋》庄二十八年《左氏传》曰:“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然则邑与都异。此为一者,彼对文之例耳。但都者聚居之处,故《诗。小雅》云:“彼都人士。”《说文》云:“邑,国也。”是天子诸侯所居国城,或谓之邑,或谓之都。故以国都解邑也。云“假令百里之国,五十里之界,界各十里也”者,以其百里之国,国都在中。去境五十里,每十里而异其名,则为边畔,去国最远。故毛传以为远野也。此“假令”者,据小国言之。郊为远郊,牧、野、林、,自郊外为差耳。然则郊之远近,计国境之广狭以为差也。《聘礼》云:宾“及郊”。注云:“郊,远郊。周制,天子畿内千里,远郊百里,以此差之,远郊,上公五十里,侯四十里,伯三十里,子二十里,男十里也。近郊各半之。是郑之所约也。是以《司马法》云:“王国百里为远郊。”又此经从邑之外止有五名,明当每皆百里,故知远郊百里也。知近郊半之者,《书》序云:“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於时周都王城而谓成周为东郊,则成周在其郊也,於汉王城为河南,成周为洛阳,相去不容百里,则所言郊者谓近郊。故郑注云:“天子近郊五十里。”今河南、洛阳相去则然。是郑以河南、洛阳约近郊之里数也。《周礼》杜子春注云:“五十里为近郊。”《白虎通》亦云:“近郊五十里,远郊百里。”是儒者相传为然也。○“下湿曰隰”者,谓地形Φ下而水湿者。李巡曰:“下湿,谓土地お下常沮洳,名为隰也。”云“大野曰平”者,大野之泽一名平,鲁有大野是也。云“广平曰原”者,谓泽之广平者亦名原。汉以平原为郡名,属青州。云“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者,李巡曰:“高平,谓土地丰正名为陆。土地高大名曰阜,最大名为陵,陵之大者名阿。”《诗。大雅。皇矣》云:“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是也。此上七者,或莱沛沮洳,或险硗确,虽不可种给食,亦得其名也。云“可食曰原,陂者曰阪,下者曰隰”,此三者,释地形虽有高下不平,皆可种给食。高而可食者名原。《诗。大雅》云:“笃公刘,于胥斯原。”是也。陂陀不平而可食者名阪。《诗。小雅。正月》云:“瞻彼阪田,有菀其特。”是也。下平而可食者名隰。本作湿,误。○注“《公羊传》曰:‘下平曰隰。’”○释曰:此昭元年传文也。案,彼云:“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太原,此大卤也。曷为谓之大原?地物从中国,邑人名从主人。原者何?上平曰原,下平曰隰。”何休云:“分别之者,地势各有所生,原宜粟,隰宜麦,当教民所宜,因以制贡赋。”是也。田一岁曰,二岁曰新田,三岁曰。○释曰:此释耕田年岁远近名义不同之事也。者,灾也。,和柔之意也。孙炎云:“,始灾杀其草木也。新田,新成柔田也。,和也,田舒缓也。”郭云:“今江东呼初耕地反草为。”○注“《诗》曰:‘于彼新田。’”○释曰:此《小雅。采芑》篇文也。案,彼云:“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亩。”毛传取此文为说,故引为证也。○注“《易》曰:‘不,。’”○释曰:此《无妄。六二》爻辞也。郑注亦取此文,故引以为证也。○“野”。○释曰:此亦题上事也。上自“邑外谓之郊”以下,虽远近高下其名不同,野为总称,故题云“野”。
东至於泰远,西至於国,南至於濮铅,北至於祝栗,谓之四极。(皆四方极远之国。○,彬。濮,卜。)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觚竹在北,北户在南,西王母在西,日下在东,皆四方昏荒之国,次四极者。○觚,音孤。)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九夷在东,八狄在北,七戎在西,六蛮在南,次四荒者。)巨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巨,去也。齐,中也。)北戴斗极为空桐,(戴,值。)东至日所出为大平,西至日所入为大蒙。(即蒙汜也。)大平之人仁,丹穴之人智,大蒙之人信,空桐之人武。(地气使之然也。)四极。
[疏]“东至”至“人武”。○释曰:此释九州之外、四方极远之国名及其人性禀气不同也。泰远、国、濮铅、祝栗,此四方极远之国名也。“觚竹”者,《汉书。地理志》辽西令支有“孤竹城”,是乎?“北户”者,即日南郡是也。颜师古曰:“言其在日之南,所谓北户以向日者。”“西王母”者,《山海西荒经》云:“西海之中,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有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又《穆天子传》曰:“天子宾于西王母,乃纪其迹于山,名曰西王母之山。”是也。“日下”者,谓日所出处其下之国也。《山海东荒经》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又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国。”如此之类是也。云“谓之四荒”者,言声教不及,无礼义文章,是四方昏荒之国也,在土四极之内。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者,孙炎云:“海之言晦,晦ウ於礼义也。”○注“九夷”至“荒者”。○释曰:知在东、西、南、北者,以《曲礼》云“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故也。案《风俗通》云:东方人,好生,万物触地而出。夷者,也。其类有九,依《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一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又“一曰玄菟,二曰乐浪,三曰高骊,四曰满饰,五曰凫更,六曰索家,七曰东屠,八曰倭人,九曰天鄙”。“蛮”者,《风俗通》云:君臣同川而浴,极为简慢。蛮者,慢也。其类有八,李巡云:“一曰天{工},二曰咳首,三曰僬侥,四曰跛踵,五曰穿,六曰儋耳,七曰狗轨,八曰旁春。”“戎”者,《风俗通》云:斩伐杀生,不得其中。戎者,凶也。其类有六,李巡云:“一曰侥夷,二曰戎夫,三曰老白,四曰耆羌,五曰鼻息,六曰天刚。”“狄”者,《风俗通》云:父子嫂叔,同穴无别。狄者,辟也,其行邪辟。其类有五,李巡云:“一曰月支,二曰秽貊,三曰匈奴,四曰单于,五曰白屋。”案,李巡所注《尔雅》本,“谓之四海”下更三句云:“八蛮在南方,六戎在西方,五狄在北方”,故得此解。孙炎、郭氏诸本皆无此三句。案《明堂位》称九夷、八蛮、六戎、五狄。《周礼。职方氏》掌“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郑注云:“四、八、七、九、五、六,周之所服国数也。”遍检经传,四夷之数参差不同。先儒旧解,此《尔雅》上文殷制,《明堂位》及《职方》并《尔雅》下文皆为周制。义或当然。此在四荒之内,九州之外,於王者世一见。《周礼》曰:“九州之外谓之蕃国,世一见”是也,故云“次四荒者”。○“巨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释曰:此明四海之中别有下四种之名也。巨,去也。齐,中也。中州犹言中国也。戴,值也。言去中国以南,北户以北,值日之下,其处名丹穴。天老说凤云:“濯羽弱水,莫宿丹穴。”又《山海经》云:祷过山“东五百里,曰丹穴山”是乎?云“北戴斗极为空桐”者,斗,北斗也。极者,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泰一之常居也。以其居天之中,故谓之极。极,中也。北斗拱极,故云斗极。值此斗极之下,其处名空桐。○注“即蒙汜也”。○释曰:即者,即《淮南子》云:“日出扶桑,入於蒙汜”是也。○注“地气使之然也”。○释曰:言是土地之气刚柔不同,使之仁、智、信、武耳。若《考工记》云:“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
释丘第十[疏]“释丘第十”。○释曰:案《广雅》云:“小陵曰丘。”《说文解字》曰:“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昆仑东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为丘。象形。”此下云非人为之丘。然则土有自然而高、小於陵者名丘也。其体虽一,其名则多。或近道途,或因水泽所如,则陵亩各异,其重则再三不同,通见《诗》、《书》。此篇具释,故名释丘。
丘,一成为敦丘,(成犹重也。《周礼》曰:“为坛三成。”今江东呼地高堆者为敦。○敦,都昆。)
[疏]“丘,一成为敦丘”。○释曰:成,重也。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名敦丘。《诗。卫风。氓》篇云:“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是也。○注“成犹”至“为敦”。○释曰:孙炎云:“形如覆敦,敦器似盂。”今案,下文别云“如覆敦者,敦丘”,则此自是丘之一重者。故郭氏云:“成犹重也。”与孙氏意异。云“《周礼》曰‘为坛三成’”者,此《秋官。司仪职》文也。郑司农云:“三成,三重也。”引之证成为重也。
再成为陶丘,(今济阴定陶城中有陶丘。)
[疏]“再成为陶丘”。○释曰:丘形上有两丘相重累者,名陶丘。李巡曰:“再成,其形再重也。”《禹贡》曰“济水东出于陶丘北”是也。○注“今济”至“陶丘”。○释曰:济阴,郡名;定陶,县名。《地理志》云“定陶县西南有陶丘亭”是也。
再成锐上为融丘,(纤顶者。○锐,音惠。)
[疏]“再成锐上为融”。○释曰:丘形再重而顶纤者,名融丘也。
三成为昆仑丘。(昆仑山三重,故以名云。)
[疏]“三成为昆仑丘”。○释曰:丘形三重者名昆仑丘。○注“昆仑山三重,故以名云”。○释曰:《昆仑山记》云:“昆仑山,一名昆丘,三重,高万一千里。”是也。凡丘之形三重者,因取此名云耳。
如[C121]者,[C121]丘。(形似车[C121]也。或云:“[C121]者,谓稻田塍埒。”○[C121],绳正切。) [疏]“如[C121]者,[C121]丘”。释曰:郭氏两解:一云“形似车[C121]也”。(绳证切。)二或云“[C121],谓稻田塍埒”。[C121],陵切。许叔重云:塍埒,稻田畦是。埒,畔也。案《地理志》云:“泰山有[C121]丘。”《春秋》庄十年:“公败宋师于乘丘。”是因丘以为名乎?
如者者,者丘。(水中小洲为者。○者,渚。)
[疏]“如者者,者丘”。○释曰:者,水中可居之小者。丘形似之,名为者丘也。 水潦所止,泥丘。(顶上污下者。○潦,音老。) [疏]“水潦所止,泥丘”。○释曰:水潦,雨水也。丘形顶上污下,潦水停止而成泥泞者,名泥丘。
方丘,胡丘。(形四方。)
[疏]“方丘,胡丘”。○释曰:丘形四方者名胡丘。
绝高为之京。(人力所作。)
[疏]“绝高为之京”。○释曰:言卓绝高大如丘,而人力为作之者名京。案,《春秋》宣十二年《左传》楚败晋师於必阝。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楚子曰云云,“今罪无所,而民皆尽忠以死君命,又可以为京乎?”是其类也。
非人为之丘。(地自然生。) [疏]“非人为之丘”。○释曰:李巡云:“谓非人力所为,自然生者。”孙炎曰:“地性自然也。”故郭云:“地自然生。”
水潦所还,埒丘。(谓丘边有界埒,水环绕之。)
[疏]“水潦所还,埒丘”。○释曰:还,环绕也。埒,小是也,土为之。言此丘边有其界埒,外则为水潦环绕者,名埒丘。
上正,章丘。(顶平。)
[疏]“上正,章丘”。○释曰:丘顶上平正者,名章丘。章亦平也。
泽中有丘,都丘。(在池泽中)
[疏]“泽中有丘,都丘”。○释曰:都,水所聚也。言在池泽中者,因名都丘。
当途,梧丘。(途,道。)
[疏]“当途,梧丘”。○释曰:途,道也。梧,遇也。当道有名梧丘,言若相遇於道路然也。
途出其右而还之,画丘。(言为道所规画。○还,音旋。)
[疏]“途出其右而还之,画丘”。○释曰:右谓西也。还,绕也。画,规画也。言道出丘西而复环绕之者,名画丘,若为道所规画然也。
途出其前,戴丘。(道出丘南。)
[疏]“途出其前,戴丘”。○释曰:谓道过丘南,若为道负戴,故为戴丘。 途出其后,昌丘。(道出丘北。)
[疏]“途出其后,昌丘”。○释曰:谓道过丘北者,名昌丘。
水出其前,渻丘。水出其后,沮丘。水出其右,正丘。水出其左,营丘。(今齐之营丘,淄水过其南及东。○渻,所景。沮,辞与。)
[疏]“水出”至“营丘”。○释曰:此释丘之前后左右有水过之者名也。左右犹东西也。○注“今齐”至“及东”。○释曰:《地理志》云:齐郡临淄“城中有丘,即营丘也”。《志》又云:泰山莱芜县,“淄水所出,东至博昌入沛”。然则淄水出莱芜,经临淄过营丘,南折而北至博昌入沛。言此以证水出其左者,名营丘。
如覆敦者,敦丘。(敦,盂也。○敦,音堆。)
[疏]“如覆敦者,敦丘”。○释曰:案《周礼。九嫔》职云:“凡祭祀,玉齍。”注云:玉齍,玉敦也。受黍稷器。又《少牢礼》曰:“主妇,执壹金敦黍,有盖。凡设四,敦皆南首。”注云:“敦有首者,尊者器饰也。饰象龟形。”《孝经纬》说,敦与簋容受虽同,上下内外皆圆为异。郭氏言“敦,孟”,举其类而言之也。丘形如覆敦者,名敦丘。
逦迤,沙丘。(旁行连延。○逦,吕纸切。迤,余纸切。)
[疏]“逦迤,沙丘”。注“旁行连延”。○释曰:《说文》云:“逦,行也。”“迤,斜行也。”故注云“旁行连延”也。连延谓连接延长,丘形邪行连接而长者名沙丘。《地理志》云:钜鹿有“纣所作沙丘台在东北七十里”。
左高,咸丘。右高,临丘。前高,旄丘。(《诗》云:“旄丘之葛兮。”)后高,陵丘。
[疏]“左高”至“陵丘”。○释曰:此四者,释丘形左右前后高而名不同也。○注“《诗》云:‘旄丘之葛兮。’”○释曰:《邶风。旄丘》篇文也。
偏高,阿丘。(《诗》云:“陟彼阿丘。”)
[疏]“偏高,阿丘”。注“《诗》云:‘陟彼阿丘。’”○释曰:谓丘形四隅有一高而不正在左右前后者,名阿丘也。《诗》云“陟彼阿丘”者,《风。载驰》篇文也。
宛中,宛丘。(宛谓中央隆高。) [疏]“宛中,宛丘。”注“宛谓中央隆高”。○释曰:案《诗。陈风》云:“宛丘之上兮。”毛传云:“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李巡、孙炎亦皆云:“中央下。”而郭氏以为中央高者,以其四方高中央下即是上文“水潦所止,泥丘”也。又下云“丘上有丘为宛丘”。作者嫌人不晓,故重辩之。既言“丘上有丘”非“中央隆高”而何?此郭氏所以不从先儒也。 丘背有丘为负丘。(此解宛丘中央隆峻,状如负一丘於背上。)
[疏]“丘背有丘为负丘”。○释曰:此解宛丘之状也。言中央隆峻,若丘背之上更有一丘而负戴之者,名宛丘,又名负丘也。
左泽,定丘。(定,下佞切。)
[疏]“左泽,定丘”。○释曰:谓丘之东有水泽者名定丘。
右陵,泰丘。(宋有泰丘社亡,见《史记》。)
[疏]“右陵,泰丘”。○释曰:谓丘之西有大阜者名泰丘。○注“宋有大丘社亡,见《史记》”。○释曰:案《六国年表》:“周显王三十三年,秦惠文王二年,宋大丘社亡。”是也。宋依丘作社,在宋国於时亡去,故云“大丘社亡”,亦咎征也。
如亩,亩丘。(丘有垄界如田亩。)
[疏]“如亩,亩丘”。○释曰:李巡曰:“谓丘如田亩曰亩丘。”孙炎云:“方百步。”郭以为田亩之垄也,丘形有界埒似之,因名云。《诗。小雅。巷伯》云:“杨园之道,猗於亩丘。”是也。 如陵,陵丘。(陵,大阜也。)
[疏]“如陵,陵丘。”注“陵,大阜也”。○释曰:丘形如大阜者名陵丘。云“陵,大阜”者,《释地》文也。
丘上有丘为宛丘。(嫌人不了,故重晓之。)陈有宛丘,(今在陈郡陈县。)晋有潜丘,(今在太原晋阳县。)淮南有州黎丘。(今在寿春县。)天下有名丘五,三在河南,其二在河北。(说者多以州黎、宛、营为河南,潜敦为河北者。案,此方称天下之名丘,恐此诸丘碌碌未足用当之。殆自别更有魁梧桀大者五,但未详其名号、今者所在耳。)丘。
[疏]注“说者”至“在耳”。○释曰:此郭氏破先儒说天下名丘未当也。碌,小石也。碌碌,多貌。恐此州黎等五丘碌碌然小耳。《史记》毛遂入楚谓平原君诸舍人曰:“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意相类也。殆,近也。近自更有魁梧然桀大者五,但名号所在,今所未详知也。此已上释众丘之名义,故题曰丘也。
望洒而高,岸。(,水边。洒谓深也。视峻而水深者曰岸。○,牙。洒,先典切。)
[疏]“望洒而高,岸”。○释曰:望,视也。,水边也。洒,水深也。言视水边之,其下水深,其高峻者,名岸。《诗。卫风》云:“淇则有岸。”
夷上洒下,不ぞ。(上平坦而下水深者为ぞ。不,发声。○ぞ,唇。)
[疏]“夷上洒下,不ぞ”。○释曰:李巡云:“夷上,平上。洒下,下。故名曰ぞ。”孙炎曰:“平上下,故名曰ぞ。不者,盖衍字。”郭云:“上平坦而下水深者为ぞ。不,发声也。”《诗。王风。葛ぱ》云“在河之ぞ”是也。 奥,隈。(今江东呼为浦奥。《淮南子》曰:“渔者不争隈。”○奥,奥。隈,乌回切。)
[疏]“奥,隈”。○释曰:奥,一名隈也。孙炎云:“隈,水曲中也。”《诗。卫风》云:“瞻彼淇奥。”故此释之也。○注《淮南子》曰:“渔者不争隈。”○释曰:案《淮南子。原道》篇云:“昔舜耕於历山,期年而田者争处尧角,以封畔肥饶相让。钓於河滨,期年而渔者争处湍濑,以曲隈深潭相予。”是不争隈之事也。引之以证隈即内深奥之处也。
内为奥,外为隈。(别表里之名。)
[疏]“内”至“为隈”。○释曰:别表里之名也。孙炎云:“内曲,里也;外曲,表也。”李巡曰:“内近水为奥,其外为鞫。”此句覆释上文“奥,隈”之处也。云“外为隈”者,隈当作鞫,传写误也。《诗。大雅。公刘》云:“芮鞫之即。”毛传云:“水之外曰鞫。”然则在水曲,其内名奥,又名隈;其外名鞫,又作坑,音义同。今以奥、隈一事,分为外内之名,故知误也。
毕,堂墙。(今终南山道名毕,其边若堂之墙。) [疏]“毕,堂墙”。○释曰:李巡云:“堂墙名,似堂墙曰毕。”郭以毕终南山之道名也,其边之如堂室之墙,言平正也。《诗。秦风》云:“终南何有,有纪有堂。”是也。
重,岸(两累者为岸。○重,直龙切。)
[疏]“重,岸”。○释曰:言两相重累者,亦名岸也。
岸上,浒。(岸上地。○浒,音虎。)
[疏]“岸上,浒”。○释曰:岸上平地,去水稍远者名浒。《诗。大雅。绵》篇云“率西水浒”之类也。
坟,大防。(谓是。)
[疏]“坟,大防”。○释曰:李巡云:“坟谓岸,状如坟墓,名大防也。”《诗。周南》云:“遵彼汝坟。”又《释地》云“坟莫大於河滨”是也。 为。(谓水边。○,音士。)
[疏]“为”。○释曰:李巡曰:“,一名,谓水边也。”《诗。秦风》云:“所谓伊人,在水之”也。
穷渎,汜。(水无所通者。○汜,音似。)
[疏]“穷渎,汜”。○释曰:谓穷困不通水渎名汜也。亦得名,即《释山》云:“山豄无所通,。”郭注云:“所谓穷渎者,虽无所通,与水注川同名。”是也。 谷者,□。(通於谷。○□,眉。)岸。
[疏]“谷者,□”。○释曰:谓穷渎汜谷能通於谷者,则别名□也。此已上释岸之名也,故题“岸”。
释山第十一[疏]“释山第十一”。○释曰:案《释名》云:“山,产也。”言产生万物。《说文》云:“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也。”此篇释诸山之名,故云释山。 河南华,(华阴山。)河西岳,(吴岳。)河东岱,(岱宗,泰山。)河北恒,(北岳恒山。)江南衡。(衡山,南岳。)
[疏]“河南华”至“江南衡”。○释曰:篇首载此五山者,以为中国之名山也。案《周礼。职方氏》:“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岳山。”“正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郑注云:“镇名山安地德者也。”又为五岳,知者,案郑注《大司乐》云:“五岳,岱在兖州,衡在荆州,华在豫州,岳在雍州,恒在并州。”是也。案,下文及经典群书言五岳者,皆数嵩高不数岳。而郑云然者,盖郑有所案据,更见异意也。其正名五岳,必取嵩高为定解,下文别释。云“河南华”、注“华阴山”者,案《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孔安国云:“河自龙门南流至华山,北而东行。”然则此山在河之南,故曰“河南华”。下皆放此。在华阴县界,故曰华阴山也。云“河西岳”、注“吴岳”者,在西河之西,一名吴岳。郑玄云:“在。”云“河东岱”、注“岱宗,泰山”者,在东河之东,一名岱宗,一名泰山。郑玄云:“在博。”云“河北恒”、注“北岳,恒山”者,下文“恒山为北岳”是也。郑玄云:“在上曲阳。”云“江南衡”、注“衡山,南岳”者,《禹贡》云:“岷山导江。”又曰:“岷山之阳至于衡山。”孔注云:“衡山,江所经。”然则江水经此山之北,东入于海,故曰“江南衡”也。郑注《大宗伯》云:五岳,“南曰衡”也。是也。
山三袭,陟。(袭亦重。)
[疏]“山三袭,陟。”注“袭亦重”。○释曰:山之形若三山重累者名陟。重衣谓之袭,故以袭为重也。上篇注已云“成犹重也”,故此云亦也。
再成,英。(两山相重。) [疏]“再成,英”。注“两山相重”。○释曰:成,重也。山形两重者名英。今南郡英山县,盖取此名也。 一成,坯。(《书》曰:“至于大伾。”○坯,备悲切。)
[疏]“一成,坯”。注“《书》曰:‘至于大伾。’”○释曰:案此文则山上更有一山重累者,名伾。“《书》曰”者,《禹贡》文也。孔安国云:“山再成曰伾。”与此不同者,盖所见异也。郑玄云:“大伾,在武武德之界。”张揖云:“成皋县山也。”《汉书音义》臣瓒以为皆非。今黎阳县山临河,岂不是大伾乎?瓒意当然。 山大而高,崧。(今中岳嵩高山,盖依此名。○崧,嵩。) [疏]“山大而高,崧”。注“今中岳嵩山,盖依此名”。○释曰:《诗。大雅》云:“崧高维岳。”毛传云:“崧,高貌。”《释名》云:“崧,竦也。亦高称也。”李巡曰:“高大曰嵩。”此则山高大者自名崧。本不指中岳,名嵩高或取此文以立名乎?无正文,故云“盖”以疑之。
山小而高,岑。(言岑。)
[疏]“山小而高,岑”。注“言岑”。○释曰:言山形虽小而高者,名岑也。 锐而高,峤。(言钅峻。○峤,音乔。)
[疏]“锐而高,峤”。注“言钅峻”。○释曰:锐则钅也,言山形钅峻而高者名峤。《列子》曰:“浡海之东有壑,其中山曰员峤。”盖同此也。
卑而大,扈。(扈,广貌。)
[疏]“卑而大,扈”。注“扈,广貌”。○释曰:言山形卑下而广大者名扈。《礼记。檀弓》云:“南宫纟舀之妻之姑之丧。夫子诲之,ヮ曰:‘尔毋扈扈尔。’”郑注云:“扈扈谓大广。”盖取此义也。
小而众,岿。(小山丛罗。○岿,丘鬼切。)
[疏]“小而众,岿”。注“小山丛罗”。○释曰:言山小而众、丛萃罗列者,名岿。
小山岌大山,亘。(岌谓高过。○岌,鱼泣切。亘,桓。)
[疏]“小山岌大山,亘”。注“岌谓高过”。○释曰:言小山与大山相并,而小山高过於大山者,名亘。非谓小山名岌,大山名亘也。
属者,峄。(言骆驿相连属。○属,烛。峄,亦。)
[疏]“属者,峄”。注“言骆驿相连属”。○释曰:言山形相连属、骆驿然不绝者,名峄。骆驿,连属不绝之辞。《禹贡》云:“峄阳孤桐。”《地理志》云:东海下邳县西有“葛峄山”,取此名也。
独者,蜀。(蜀亦孤独。) [疏]“独者,蜀”。注“蜀亦孤独”。○释曰:言山之孤独者名蜀。案《说文》云:蜀,虫名。《诗》云:“々者蜀。”《释虫》云:“厄,乌。”郭云:“大虫如指,似蚕。”此虫更无群匹,故云蜀亦孤独。既虫之孤独者蜀,是以山之孤独者亦名蜀也。
上正,章。(山上平。) [疏]“上正,章”。注“山上平”。○释曰:正犹平也。言山形上平者名章。
宛中,隆。(山中央高。) [疏]“宛中,隆”。注“山中央高”。○释曰:言山形中央蕴聚而高者名隆。
山脊,冈。(谓山长脊。) [疏]“山脊,冈”。注“谓山长脊”。○释曰:孙炎云:“长山之脊也。”言高山之长脊,名冈。《诗》云“陟彼高冈”是也。
未及上,翠微。(近上旁陂。)
[疏]“未及上,翠微”。注“近上旁陂”。○释曰:谓未及顶上、在旁陂陀之处,名翠微。一说:山气青缥色,故曰“翠微”也。
山顶,冢。(山颠。)者,厜《厂义》。(谓山峰头岩。○,子恤反。厜,子规切。《厂义》音危。)
[疏]“山顶”至“厜《厂义》”。○释曰:此二句释《小雅。十月》云“山冢崩”之文也。毛传云:“山顶曰冢。”郑笺云:“者,崔嵬。”虽音字小异,义实同也,是取此文为说。彼云:“冢者,谓山顶也。”《释言》云:“颠,顶也。”故此郭云“山颠”。彼云:“萃者,谓山颠之末,其峰岩厜《厂义》然者也。”
山如堂者,密。(形如堂室者。《尸子》曰:“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
[疏]“山如堂者,密”。○释曰:言山形如堂室者,名密。○注“《尸子》至”美枞”。○释曰:此《尸子。绰子》篇文,引之证山有名密者。 如防者,盛。(防,是。盛,音成。)
[疏]“如防者,盛”。注“防,是”。○释曰:此盛,读如粢盛之盛。是防之形嶞而高峻,若黍稷之在器,故其山形如是防者,亦名盛也。
峦,山堕。(谓山形长狭者,荆州谓之峦。《诗》曰:“嶞山乔岳。”○嶞,汤果切。)
[疏]“峦,山堕”。○释曰:凡物狭而长者,谓之嶞,则此言山嶞者,谓山形狭长者,一名峦也。○注“《诗》曰:‘嶞山乔岳。’”○释曰:《周颂。般》篇文也。
重,兼。(谓山形如累两。,甑。山形状似之,因以名云。○重,平声。,言蹇反。兼,音俨。) [疏]“重,兼”。注“谓山”至“名云”。○释曰:孙炎云:“山基有重岸也。”郭云:“,甑”者,郑众注《考工记》云:“,无甑。”《方言》云:“甑,自关而东谓之。”故知,甑也。 左右有岸,厒。(夹山有岸。○厒,口阁切。)
[疏]“左右有岸,厒”。注“夹山有岸”。○释曰:谓山两边有水,山与水为岸,此山名厒。
大山宫小山,霍。(宫谓围绕之。《礼记》曰“君为庐宫之”是也。)
[疏]“大山宫小山,霍”。○释曰:宫犹围绕也。谓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围绕之,山形若此者,名霍。非谓大山名宫,小山名霍也。○注“宫谓”至“是也”。○释曰:“《礼记》曰”者,《丧大记》文也。郑注云:“宫谓围障之也。”引之者,证宫为围绕之义也。
小山别大山,鲜。(不相连。○别,彼列切。鲜,息浅切。)
[疏]“小山别大山,鲜”。注“不相连”。○释曰:谓小山与大山分别不相连属者,名鲜。李巡云:“大山少,故曰鲜。”
山绝,陉。(连中断绝。○陉,形。)
[疏]“山绝,陉”。注“连中断绝”。○释曰:谓山形连延中忽断绝者,名陉。
多小石,敖。(多礓砾。○敖,音敲。)
[疏]“多小石,敖。”注“多礓砾”。○释曰:礓砾,即小石也。山多此小石者名敖。《释名》曰:“小石曰砾。”
“多大石,[C200]。(多盘石。○[C200],音壳。)
[疏]“多大石,[C200]”。注“多盘石”。○释曰:盘,大石也。山多此盘石者名[C200]。
多草木,岵;无草木,亥。(皆见《诗》。○岵,户。亥,屺。)
[疏]“多草木,岵;无草木,亥”。注“皆见《诗》”。○释曰:亥当作屺,音起。案《诗。魏风》云:“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又曰:“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毛传云:“山无草木曰岵。”“山有草木曰屺。”与此不同者,当是传写误也。王肃解依《尔雅》。
山上有水,埒。(有停泉。○埒,音劣。)
[疏]“山上有水,埒”。注“有停泉”。○释曰:谓山巅之上有停泉,名埒。 夏有水,冬无水,泶。(有停潦。○泶,音学。)
[疏]“夏有水,冬无水,泶”。注“有停潦”。○释曰:潦,雨水也。言山上污下,夏有停泉,至冬竭涸者,名泶。
山《从卖》无所通,。(所谓穷渎者,虽无所通,与水注川同名。○《从卖》,音渎。)
[疏]“山《从卖》无所通,”。○释曰:《从卖》即沟渎也。山有《从卖》而无通流者,名。注“所谓”至“同名”。○释曰:云“所谓”者,所谓《释丘》云“穷渎,汜”者也。云:“与水注川同名”者,即《释水》云“水注川曰”是也。
石戴土谓之崔嵬。(石山上有土者。○崔,徂回切。嵬,五回切。)土戴石为且。(土山上有石者。○且,七余切。)
[疏]“石戴”至“为且”。○释曰:《诗。周南。卷耳》云:“陟彼崔嵬。”又云:“陟彼且矣。”毛传云:“崔嵬,土山之戴石者。”“石山戴土曰且。”与此正反者,或传写误也。
山夹水,涧。陵夹水,澞。(别山陵间有水者之名。○澞,音虞。) [疏]“山夹”至“水澞”。○释曰:谓山间有水者名涧。《诗》云“考盘在涧”,是也。其陵间有水者名澞。
山有穴为岫。(谓岩穴。)
[疏]“山有穴为岫”。○释曰:谓山有岩穴者为岫也。
山西曰夕阳,(暮乃见日。)
[疏]“山西曰夕阳”。注“暮乃见日”。○释曰:日即阳也,夕始得阳,故名夕阳。《诗。大雅。公刘》云:“度其夕阳,豳居允荒。”是也。
山东曰朝阳。(旦即见日。) [疏]“山东曰朝阳”。注“旦即见日”。○释曰:谓山顶之东皆早朝见日。但是山东之冈脊总曰朝阳。《诗。大雅。卷阿》曰:“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是也。
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即天柱山。潜水所出。)恒山为北岳,(常山。)嵩高为中岳。(大室山也。)
[疏]“泰山”至“中岳”。○释曰:案《周礼。大宗伯》云:“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故此释之也。《白虎通》云:“岳者何为?岳之为言捔,捔功德也。东方为岱者,言万物皆相代於东方也。南方为霍,霍之为言护也,言太阳用事护养万物也。西方为华,华之为言获也,言万物成熟可得获也。北方为恒,恒者,常也,万物伏藏於北方有常也。中央为嵩,嵩言其高大也。《风俗通》云:“岳,捔考功德黜陟也。”然则以四方,方有一山,天子巡守至其下,捔考诸侯功德而黜陟之,故谓之岳也。案《诗》传言四岳之名,东岳岱,南岳衡。此及诸经传多云:泰山为东岳,霍山为南岳者,皆山有二名也。《风俗通》云:泰山,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长。王者受命恒封禅之。衡山,一名霍。言万物霍然大也。华,变也,万物成变由於西方也。恒,常也,万物伏北方有常也。崧,高也,言高大也。是解衡之与霍,泰之与岱,皆一山而有二名也。若此,上云“江南衡”,《地理志》云:“衡山在长沙湘南县。”张揖《广雅》云:“天柱谓之霍山。”《地理志》云:“天柱在庐江潜县。”则在江北矣。而云衡、霍一山二名者,本衡山一名霍山。汉武帝移岳神於天柱,又名天柱亦为霍,故汉以来衡、霍别耳。郭云:“霍山今在庐江潜县西南,别名天柱山。”汉武帝以衡山辽旷,移其神於此,今其土俗人皆呼之为南岳。南岳本自以两山为名,非从近也。而学者多以霍山不得为南岳,又言从汉武帝始乃名之。如此言,为武帝在《尔雅》前乎?斯不然矣。窃以璞言为然。何则?孙炎以霍山为误,当作衡山。案《书传。虞夏传》及《白虎通》、《风俗通》、《广雅》并云:“霍山为南岳。”岂诸文皆误?明是衡山一名霍也。○注“即天柱山。潜水所出”。○释曰:此据作注时霍山为言,此山本名天柱。汉武帝移江南霍山之祀於此,故又名霍山。其经之霍山,即江南衡是也。故上注云“衡山,南岳”也。○释曰:“大室山也。”案《山海经》云:“半石山东五十里曰少室山。又东三十里曰泰室山。”郭注云:“即中岳嵩高山也,今在阳城县西。”戴延之《西征记》云:“其山,东谓之大室,西谓之少室,相去十七里。嵩,其总名也。以其下各有室焉,故谓之室。”是也。
梁山,晋望也。(晋国所望祭者,今在冯翊夏阳县西北临河上。) [疏]“梁山,晋望也”。注“晋国”至“河上”。○释曰:言梁山在晋国境内,晋以岁时望祭之,故云晋望也。云“晋国所望祭”者,案《春秋》僖三十一年经云:“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公羊传》云:“三望者何?望祭也。”郑君以为望者,祭山川之名也。诸侯之祭山川在其地者,非其地则不祭。贾逵、服虔、杜预皆以为三望分野之星、国中山川。《楚语》云:“天子遍祀群神品物,诸侯二王后祀天地、三辰及其土地之山川。”注《国语》者皆云:诸侯二王后祀天地。三辰,日、月、星也。非二王后祀分野星辰、山川也。以此言之,则分野之星国内山川其义是也。今案,昭元年《左传》云:“辰为商星。”“参为晋星。”又《礼记。礼器》云:“晋人将有事於河,必先有事於呼池。”及此云“梁山,晋望也”。然则晋国三望谓参也,梁山也,河也,故云“晋国所望祭者”。云“今在冯翊夏阳县西北”者,《地理志》文也。知“临河上”者,成五年《公羊传》曰:“梁山者何?河上之山也。”故知临河上。
释水第十二[疏]“释水第十二”。○释曰:《说文解字》云:“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白虎通》云:“水之为言淮也。”是平均法则之称。此篇释诸水之名,故曰释水。
泉一见一否为氵。(氵,才有貌。见,现。否,卑美反。氵,纤。)
[疏]“泉一见一否为氵”。○释曰:《说文》云:“泉,水原也。”言此泉其水有时出见、有时不出而竭涸者名氵。谓氵微也。故注云:“才有貌。”
井一有水一无水为氵汋。(《山海经》曰:“天井夏有水冬无水。”即此类也。○氵,计。汋,仁捉切。) [疏]“井一有水一无水为氵汋”。○释曰:《说文》云:井,凿地取水也。《释名》云:“井,清也,泉之清者也。《世本》云伯益作,亦云黄帝始穿。此言井或一时有水、一时无水者名氵汋也。○注“山海”至“类也”。○释曰:案《中山经》云:帝山“东南五十里,曰视山,其上多韭。有井焉,名天井,夏有水,冬竭”者是也。《孙子兵法》云:“地陷曰天井。”然则非人为之者曰天井。云“即此类也”者,以此经但言井,《山海经》言天井,非正相当,故云“类也”。
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公羊传》曰“直出”,直犹正也。)
[疏]“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释曰:《诗。大雅。瞻》云:“沸槛泉。”故此释之也。《诗》言“槛泉”者,正直上出之泉也。其水涌出,故更云“正出,涌出也”。李巡曰:“水泉从下上出曰涌泉。”滥、槛音义同。○注“《公羊》”至“正也”。○释曰:案,昭五年传云:“叔弓帅师败莒师于泉。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涌泉也。”是其事也。郭云“直出”者,盖以义言之。彼言直,此言正,其意一也。故云“直犹正也”。 沃泉县出。县出,下出也。(从上溜下。○县,音玄。)
[疏]“沃泉县出”至注“从上溜下”。○释曰:李巡亦云水泉从上溜下。然则相传为然也。《曹风》云:“洌彼下泉。”则此沃泉也。 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从旁出也。○氿,轨。仄,侧。)
[疏]“氿泉穴出”至注“从旁出也”。○释曰:李巡曰:“水泉从旁出名曰氿。氿,仄出。”是侧出曰氿泉也。《大东》云“有洌氿泉”是也。
湀辟,流川。(通流。○湀,揆。) [疏]“湀辟,流川”。注“通流”。○释曰:《说文解字》云:“川,贯穿通流水也。《虞书》曰‘畎浍距川’,言深畎浍之水会为川也。”《释名》云:“川,穿也。穿地而流也。”然则湀辟者,则通流大川之别名也。
过辨,回川。(旋流。○过,古禾切。辨,片。)
[疏]“过辨,回川”。注“旋流”。○释曰:回,旋也。言川水之中有回旋而流者,名过辨。
氵,反入。(即河水决出,复还入者。河之有氵,犹江之有沱。○氵,於用切。) [疏]“氵,反入”。○释曰:反,复也。谓河水决出而复入河者名氵。即下云“水自河出为氵”是也。
沾,沙出(今江东呼水中沙堆为沾,音但。)
[疏]“沾,沙出”。○释曰:言沾者是沙堆於水中之名也。故曰沙出。 ,出不流。(水流潜出,便自停成池。○,音牵。)
[疏]“,出不流”。○释曰:谓水泉潜出停成池者名。《地理志》云:扶风县,“雍州弦蒲薮。出西北,入渭”。以其初出不流,停成弦蒲泽薮,故曰“,出不流”也。其终则入渭也。
归异出同流,肥。(《毛诗》传曰:“所出同,所归异为肥。”)
[疏]“归异出同流,肥”。○释曰:谓小水支分归入大水则异、其泉源初出则同流者,名肥。即《诗。邶风。泉水》云:“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毛传云:“所出同,所归异为肥泉。”是也。
瀵,大出尾下。(今河东汾阴县有水口如车轮许,沸涌出,其深无限,名之为瀵。冯翊阳县复有瀵,亦如之。相去数里而夹河,河中者上又有一瀵,瀵源皆潜相通。在汾阴者,人壅其流以为陂,种稻,呼其本所出处为瀵魁,此是也。尾犹也。○瀵,音粪。)
[疏]“瀵,大出尾下”。○释曰:尾犹也。言源深大出於下者名瀵。瀵犹洒散也。○注“今河”至“也”。○释曰:河东、冯翊者皆郡名也。云“河中者上”者,者谓水中可居之小者。云“人壅其流以为陂种稻”者,泽障曰陂,谓人畜壅此水以为陂泽,而溉稻田也。云“瀵魁”者,魁,帅也,首也。以其水源,故谓之魁也。
水醮曰厬。(谓水醮尽。○厬,音轨。)
[疏]“水醮曰厬”。○释曰:醮,尽也。凡水之尽皆曰厬。厬,则竭涸之一名也。
水自河出为氵,(《书》曰:“氵沮会同。”)济为濋,汶为灛,洛为波,汉为潜,(《书》曰:“沱潜既道。”○濋,楚。汶,问。灛,阐。沱,陀。)淮为浒,江为沱,(《书》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