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尊宿语录》 卷四十二

    作者:赜藏
      ○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住筠州圣寿语录(嗣法门人法深录)

      开堂日。宣疏罢。师乃云:“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今日四众围绕。佛法现前还得不得?”良久云:“欲行千里一步为初。”便登座拈香祝圣罢。又拈香云:“大众此一瓣香。还知落处么?更不覆藏。直为先黄龙南禅师。毽向炉中去也。”于是跌坐。白槌竟。师召大众云:“当须自观。若此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邪正未分。有疑请问。”僧问:“列祖升堂贤侯坚请。向上宗乘请师举唱。”师云:“六六三十六。”进云:“常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师云:“好个消息。”进云:“今日郎中承此善。退身三拜谢师恩。”师云:“深。”僧礼拜。

      问:“语默二途皆易辨。师今得法嗣何人?”师云:“早来向你道了也。”进云:“恁么别黄龙的子临济亲孙去也。”师云:“犹自卜度在。”进云:“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与路为雠。”师云:“速礼三拜。”

      问:“世尊出世梵释相随。郎中请师将何报答?”师云:“一雨普及万物咸滋。”进云:“一言生笔下。万古落人间。”师云:“人间事又作么生?”进云:“浪尽还归水。月落不离天。”师云:“闲言语。”

      行者问:“天地以万物为棒狗。圣人以百姓为棒狗。未审和尚以何为棒狗?”师云:“点。”进云:“祸入僧门。”师云:“交。”行者拟议。师便喝。行者礼拜。师云:“得与么有前无后。”

      问:“此日人天普集。太守临筵。祖意西来。乞师端的?”师云:“的。”进云:“一句已蒙师指示。向上宗乘事若何?”师云:“向下底。”进云:“若不登楼望。焉知沧海深?”师云:“过。”进云:“四众沾恩。学人礼谢。”师云:“犹欠一着在。”进云:“傍观者丑。”师云:“放。”有僧出云:“这里是什么所在?”师云:“好好问着。且莫虚头。”

      问:“如何是虚头一句?”师云:“这虚头汉。”僧无语。师便喝。僧拟进语。师云:“钝置杀人。”进云:“真善知识。”师云:“你是不得已也。”复云:“问话且止。败知问佛问法。殊不知佛法来处。且道従什么处来?”乃垂下一足云:“昔日黄龙亲行此令。十方诸佛无敢违者。诸代祖师一切圣贤。无敢越者。无量法门一切妙义天下老和尚舌头。始终一印。无敢异者。无异即且止。印在什么处,还见么?若见。非僧非俗。无偏无党。一一分付。若不见。而我自收。”遂收足乃喝云:“兵随印转。将逐符行。佛手驴脚生缘。老好痛与三十棒。而今会中。莫有不甘者么?若有。不妨奇特。若无。新长老谩你诸人去也。故我大觉世尊。昔日于摩竭陀国。十二月八日明星现时。豁然悟道。大地有情一时成佛。今有释子沙门克文。于东震旦国大宋筠阳城中。六月十三日赫日现时。又悟个什么?”以拂子画一画云:“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下座。

      师于熙宁八年。在洞山受请。于法座前拈帖示众云:“最初一句子。便要众人知。还会么?”良久云:“符到奉行。”维那宣帖罢。师乃云:“大众。请佛出兴于世。总败赴个时节。且道贫道今日赴个什么时节?”遂指法座召大众云:“今古应无坠。分明在目前。”便升座。乃云:“还有问话者么?”时有僧问:“承古有言。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如何是自在底事?”师云:“透七透八。”进云:“龙得水时添意气。虎逢山色长威狞。”师云:“暗。”进云:“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师云:“闲言语。”

      问:“施主伯阖伸三请。今日当筵事若何?”师云:“新丰洞里水潺潺。”进云:“若然者得闻于未闻去也。”师云:“且道闻底事作么生?”僧提起坐具。师云:“杜撰禅和。”进云:“大众证明。学人礼谢。”师乃嘘嘘。复云:“更有问话者么?”良久乃喝云:“昔日大觉世尊。起道树诣鹿苑。为五比丘转四谛法轮。唯僮陈如最初悟道。贫道今日向新丰洞里。只转个拄杖子。”遂拈拄杖向禅床左畔云:“还有最初悟道底么?”良久云:“可谓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喝一喝下座。

      初入院升座。僧问:“天地亢阳。愿垂一雨。”师云:“自有清凉者。”进云:“与么则群生有赖也。”师云:“知恩者少。”进云:“云散家家月。春来处处花。”师云:“不易念得来。”问:“如何是圣寿境?”师云:“参差旧屋宇。到者始应知。”进云:“如何是境中人?”师云:“一似不相识。”进云:“人境已蒙师指示。向上宗乘事若何?”师便喝。僧礼拜。师云:“不消一喝。”

      问:“昔日世尊出世坐断干坤。今朝和尚出世。意旨如何?”师云:“四众围绕。”进云:“大众证明。学人礼拜。”师云:“何不更问。”复云:“青山渌水不能住。白日红尘却自归。而今避不得也。且混俗和光。灰头土面。笑他林下人也要笑。若解笑甚奇妙。十字街头拈得个被布衲袄。抖擞尘埃示众人。好不好晓不晓。従他肉案头歌叫。”喝一喝云:“回头转脑。”

      晚参上堂。僧问:“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见即不问。如何是不离底事?”师云:“倾心吐胆。”进云:“若不登楼望。安知沧海深?”师云:“败如湛然底事。又作么生?”进云:“三门佛殿长相对。翠竹松风满院寒。”师云:“多虚不如少实。”进云:“也须检点过。”师便喝。复云:“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时人皆不识。”拈拄杖云:“还识么?千个万个但识取这个。”掷下拄杖下座。  因请首座维那典座上堂。问:“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如何是无心一句?”师云:“你是有心耶无心耶?”进云:“迭石峰高险。白云出故关。”师云:“莫道无心好。”僧礼拜。师云:“三十年后醒去在。”复云:“三德六味施佛及僧。香积厨中善调在手。三世诸佛向砧槌上声声相应。且道相应个什么?”良久云:“问取堂中第一座。”

      上堂。僧问:“晓色未分人尽望。及乎天晓意如何?”师云:“你见么?”进云:“城隍虽淡薄。林下道相亲。”师云:“这里是什么处所?”复云:“有进有退。有急有缓。道在变通。事乃成就。监院荷檐竭力。街坊善巧化人。知客临时接引。长老据款结案。还有不涉斯美者么?”良久云:“明年更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

      上堂。僧问:“真则是幻。幻则是真。真幻既除。道归何处?”师云:“若有处所。堪作什么?”进云:“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孤舟万里身。”师云:“却不如是。”进云:“江上渔人空点头。”师云:“适来向你道什么?”僧便喝。师云:“好一喝。”僧又喝。师云:“两喝后又作么生?”僧礼拜云:“犹嫌少在。”师乃嘘嘘。复云:“大众。宿来万福。数日人事相烦。更不一一陈谢。礼繁则乱。知是般事便休。且道是什么事?”蓦拈拄杖云:“风不鸣条雨不破块。尧风荡荡。行人让路。万姓歌欢。筠阳城中。谁家胺窟里无烟。张公吃酒李公醉。”卓拄杖云:“寒山拾得。”

      上堂:“昨日有僧。従泐潭来。却往仰山去。”蓦拈拄杖云:“筠阳城中圣寿院里。打鼓普请吃茶。”

      上堂。有化主问:“承古有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以治天下。未审衲僧得一时如何?”师云:“善为化导。”进云:“恁么则红尘路上无闲客也?”师云:“家家观世音。”僧礼拜。师云:“更须着力。”复云:“我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蓦拈拄杖云:“穿却你诸人鼻孔。换却你诸人眼睛。还我法王法来。”乃喝云:“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掷下拄杖下座。  上堂。僧问:“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如何是一乘法?”师云:“百尺幡竿尾指天。”进云:“学人退身三步去也。”师云:“脚跟下七埝八横。”进云:“月色和云白。松声带露寒。”师便喝。僧亦喝。师云:“这野狐精。”复云:“宿来大众万福。方期首夏已是初秋。今朝改旦七月一日。嗟乎流光电速四序推移。是事不常人亦渐老。还有不涉老少者么?”良久云:“八十翁翁着绣靴。”

      因逍遥长老来上堂,僧问:“一句了然超百亿。一句即不问,如何是百亿?”师云:“道士系腰带。”进云:“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师云:“番人头戴冠。”进云:“大众证明。且礼三拜。”师喝云:“瞎汉。”复云:“青山深处人。来我红尘里。红尘偶不见。白云与流水。耳目何所分。浮名与浮利。为是红尘非。为复青山是?是非两途间。几多殊未已。幸遇逍遥人。可述逍遥理。下座。”  上堂:“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脚头脚尾横三竖四。北俱卢洲火发。烧着帝释眉毛。东海龙王忍痛不禁。轰一个霹雳。直得倾湫倒岳云黯长空。十字街头廖胡子。醉中惊觉起来。抚掌呵呵大笑云:筠阳城中近来少贼。”乃拈拄杖云:“贼贼。”下座。

      上堂:“开云门门七通八达。却须知有关捩子去着。若也不知。虽活如死。现黄龙龙千变万化。更须到伊窟宅潜处。若不到有眼如盲。诸德。我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有眼者辨取。”

      因清凉长老到。上堂:“热恼既尽清凉现前。分别不生虚明自照。然后我当按指。海印俭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乃喝云:“三世诸佛一棒打杀。填沟塞壑抛东掷西。一任诸人看。”蓦拈拄杖云:“过去诸佛亦如是。现在诸佛亦如是。未来诸佛亦如是。”遂掷下云:“看。”

      上堂。僧问:“如何是珠?”师云:“妓赫光明在目前。”进云:“满城尽是知音者。吟出新诗与众看。”师云:“谁是知音者。”僧云:“大众证明。学人礼拜。”师云:“虚头汉。”复云:“一叶落天下秋。老僧慵剃雪霜头。风浩浩水潺潺。忙者自忙闲者闲。终南山色翠相倚。湘岸橘朵红钩攀。诸禅德。会即途中受用。不会且世谛流传。”拈拄杖云:“不是途中受用。又作么生传?”良久乃喝云:“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谢月化主上堂:“灵山话月曹溪指月。圣寿今朝谢月。且道与古人谁亲谁疏。莫有人辨得么?若也辨得。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若辨不得。无角铁牛眠少室。生儿石女老黄梅。笑杀栽松道者。参。”

      上堂:“方经七月十五。已是八月中秋。徒知暑往寒来。人老区区未休。休休。看看便是结交头。大众。丹霞老道底。百骸俱溃散。一物镇长灵。”乃喝云:“无端骑圣僧。”

      上堂:“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观机设教应病与药。”蓦拈拄杖云:“马大师来也。看看。日面佛月面佛。一一为君重拈出。若善服者病瘥药除。举足下足无非道场。不善服者。药病相治。尽大地是药。触途成滞。”遂掷下云:“败在诸人面前。”便下座。

      上堂:“有时灰头土面。横身荒草。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其柰饥逢王膳不能餐。又争怪得老僧。  上堂:“德山呵佛骂祖。承其言者多。见德山者少。黄龙佛手驴脚。见黄龙者众。善其机者稀。”蓦拈拄杖云:“欲得见德山么?”遂左边卓云:“看。要知佛手驴脚么?”复右边卓云:“看。”乃横云:“佛手驴脚我宗恢廓。德山披毛黄龙戴角。万化目前磊磊落落。”乃喝云:“眼孔定动。总是着缚。”下座。

      上堂:“道泰不传天子令。行人尽唱太平歌。五九四十五。莫有人従怀州来么?若有。不得忘却临江军豆鼓。”

      因等慈长老到上堂:“以平等慈度一切生。挤一法雨润一切物。良由根机不等。所受不同。互有得失。又争怪老僧。”下座。  上堂。因城中失火。僧问:“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正当立国安邦。为什么各生退志?”师云:“千兵易得一将难求。”进云:“忽遇军旗急速。又作么生?”师云:“自有安邦者。”进云:“与么则汗马不施功。劳不着也?”师云:“你是什么人?”僧便喝。师云:“败将不斩。”复云:“石然火起。焚烧舍宅。及至烟消火灭。万事成空。冷地里一场懡忄罗。”遂喝云:“转凡成圣。又是什么人?”  永固长老至上堂:“幽固深远无人能到。到则山青水渌。别是人间。好诸禅德。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却怪长时杜鹃子。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上堂:“十月十五迎寒送暑。唯有这个不来不去。该天括地亘今亘古。虽则全彰。要且不露。”喝一喝。下座。

      晚参上堂:“十七十八。早是漏泄。若也不会。守系驴橛。”

      上堂:“圣寿有时壁立千仞。欲发人人之大机。我与么来。你拟心早是蹉过了也。何故。此事非汝思心注意常情之所能。诸禅德。尽情说了也。合作么生?”  上堂:“十月二十五。临济太莽卤。开却云门门。德山骂佛祖。”下座。  上堂:“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有利无利不离行市。”蓦拈拄杖云:“寰中天子塞外将军。”击禅床下座。

      晚参上堂:“十月二十三。天寒下暖帘。黄昏一觉睡。南海出榆甘。”

      上堂:“圣寿长老。不会禅不会道。败会解粘去缚。应病与药。诸佛子。无禅可参。无法可学。弃本逐末。区区客作。不如归去来。识取自家城郭。城中自有法王尊。一呼百诺。髻晃明月珠。手振黄金铎。还要一切群生自家省觉来来。应是従前佛法知见一时放却。乃得自已毗卢心印明廓。”乃喝云:“大丈夫儿莫错莫错。”

      上堂:“真不掩伪。曲不藏直。雪后始知松柏操。夜深方见把针人。参。”

      檀越散藏经请上堂:“奉佛至孝。四郎及孝眷等。为先考二郎。终七追荐。乃请真如圣寿二禅众。开转大藏经一遍。供僧一千员。斯晨阖郭斋以用表忏。上件龙藏琅函。灵文圣教。经律论三藏五乘十二分。诸佛之秘诠。顿也渐也。半也满也。中也边也。权也实也。种种法门智慧海。种种因果德相海。种种进修行愿海。种种教导方便海。种种依正究道海。种种互融摄入海。不可说不可说法门功德光明海。荐严先考二郎。超生净界。然冀四郎及孝眷等。生生世世获大善庆。居诸佛法会中。共证菩提。乃召大众。今日与诸人。在什么会中?”蓦拈拄杖敲香卓云:“大众还闻么?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诸佛于此得之。成一切种智。具正遍知。菩萨于此得之。获无生忍。法眼清净。独觉于此得之。现神通光明。出无佛世。声闻于此得之。证寂灭乐。永断后有。天人于此得之。增长十善。世人于此得之。永尽三业。地狱于此得之。顿超十地。阿笨罗饿鬼畜生于此得之。永除痴业。四生六类一切有情于此得之。各随根性一一解脱。且道长老于此得之。又作么生?”良久喝一喝。下座。  上堂:“圣寿有时戴宝冠挂缨珞出来。十人有九人。一时惊怖。毁谤骂詈避走远去。见伊不识。遂更着垢弊衣与伊相见。百人千人一时赞叹欢喜。信知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之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以拄杖击香卓。下座。

      因快山长老至上堂:“快然大道败在目前。纵横十字拟即留连。”乃顾大众。良久喝一喝。下座。

      上堂。举僧问古德云:“深山里还有佛法也无?”德云:“有。”进云:“如何是深山里佛法?”德云:“石头大底大小底小。”忽有人问圣寿云:“十字街头还有佛法也无?但向伊道无。为什么无?贪名逐利。大众。圣寿道无。古人道有。是同是别。试断看。断得出也大奇。”

      在洞山受请。众请小参。师云:“新丰古洞万迭争攒。悟本真宗千林竞簇。古今胜地佛事常兴。所以昔日悟本大师。有时提唱。唯有佛菩提。是真归仗处。”复喝一喝云:“犹有者个去就在。诸德。败如大师道。犹作者个去就在。且道意作么生?还知落处么?丛林中多有商量者。有底道。闻佛闻法似生冤家。况更有归仗处。故遭悟本大师检点。有底道。悟本败要人休歇去。有底道。悟本败见锥头利。不见凿头方。似与么匹配。又何曾梦见他古人。既不如是。又且如何?诸德。此个事大须子细。不可粗心。一等参禅穷教到底。宗门中千差万别隐显殊途。唯大智方明。降兹已往。莫测涯际。而今多是抱不哭孩儿。打净洁球子。把缆放船。抱桥柱澡洗。彼此丈夫,阿谁无分。若便明去。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入火不烧。入水不溺。于一切处不留。一切处成就。灵光独耀扩赫殊分。可谓荡荡乎落落乎。张起济岸帆。拨动渡人舟。于生死海内白浪堆中。出没去来逍遥自在。”乃喝云:“従他谤任他非。雨中兼意笠蓑衣。而今暂别海门月。携鱼且向市廛归。”下座。  ○住洞山语录在圣寿开堂。众官烧香。宣疏至白槌竟。师良久乃云:“会么?少室峰前曾示此。高安滩上复谁传。会中若有仙陀客。莫学神光废九年。”遂喝云:“有疑请问。”僧问:“有一人欲出长安。有一人欲入长安。未审那个在先?”师云:“多少人疑着。”进云:“不许夜行。”师云:“蚊子锥铁牛。”进云:“山顶老猿啼古木。渡头新雁下平沙。”师云:“长安人已入。你合作么生?”进云:“春日华山青。”师云:“者僧虽然后生。却可与商量。”

      问:“新丰胜刹古佛道场。侯伯请师愿垂方便。”师云:“耀古腾今。”进云:“此莫是和尚为人处也无?”师云:“将谓是古佛道中人。”进云:“洞山境色重添翠。悟本玄风复振清。”师云:“有甚了期。”复云:“问话且止。言多道远。然则通人分上。无可不可。问答纵横。何是何非。不二门开。一道清净。所以古人云:道无不在。触事而真。心若不邪。所为自正。正觉之道。得在乎心。不在乎言。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非去来今。今日一会。法法本然。心心本佛。官也私也。僧也俗也。智也愚也。凡也圣也。天也地也。悟则事同一家。迷乃万别千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遂拈拂子召大众云:“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施主舍法衣上堂。僧问:“久晴无雨时如何?”师云:“点。”进云:“学人有赖也。”师云:“赫日烁破庠黎面门。”僧回道召云:“大众高着眼。”师云:“三十年后有人笑你。”复云:“诸佛出世。咸披此衣说法度人。洞山今日亦披此衣说法度人。”遂拈起衣角召大众云:“还有不受恶水泼者么?”良久云:“月到天心白。波归海上清。”

      上堂:“久晴忽雨。久雨又晴。天机莫测。吾道可明。”乃喝云:“具顶门眼者看。”

      因请知事上堂:“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岂可以亲疏好丑择而然后用之。要用便用。入到手中。土作黄金。抛来掷去。满目光辉。也要众人见。诸德。又作么生不拣择好丑而用之?”喝一喝。下座。

      上堂:“佛法不顺人情。诸方长老大开口尽道。我会禅会道。且道伊会也未。无端向屎坑里坐。瞒神喑鬼。似者般的。打杀千万个。与狗子吃。有什么过。又有一般禅和子。大开着眼被伊狐魅。殊不自知。蓦头着屎浇。亦不厌恶。召云大众。彼此丈夫。争受与么。自已合作么生?”下座。

      上堂:“欲雨不雨。使我伸举。半阴半晴。要汝惺惺。果惺惺也。与天地合其德。日月齐其明。”乃喝云:“切忌拖泥带水。”下座。

      上堂:“智不到处切忌道着。道着则头角生。诸禅德。古人一期唱道。则无可不可。若是洞山即不然。智不到处正好道。道不着时无所生。无生大道闹纵横。纵横任运人难测。新罗日午打三更。参。”

      上堂:“今朝八月一。渐热既消。渐凉复至。调燮人间。育养万类。成就四时。无思焉无为焉。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祖师门下岂孤然哉。是以真机无定。祖道难思。有时热有时凉。生也杀也。捞笼万有。提拔四生。破妄想尘。出大经卷。而无心焉。而无为焉。缘感乃应。岂预搔而待痒乎。诸禅德。且作么生是各各当人一卷大经。会么?垢尽则明现也。三千大千世界遐迩。败在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乃喝云:“不信自殊胜。甘为下劣人。”

      上堂:“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既收得不护惜。也要众人见。”蓦拈拄杖掷下云:“还识么?若识。烧沉水香供养诸禅德。明月照见夜行人。良由不是他家事。参。”  上堂:“佛法现前。僧俗俨然。八月初五。冷落秋天。”

      晚参上堂:“有相身中无相身。无明路上无生路。志公和尚欺我等愚迷。压良为贱。然则敢问诸人。而今四大五蕴。是有相之身。那个是当人无相之体?”良久:“嘘。欲报先圣护念恩。粉骨碎身又安得。”

      上堂。举雪峰云:“南山有修鳖鼻蛇。汝等诸人。出入好看。”玄沙云:“用南山作么?”师云:“奇哉。善知出处。非父不生其子。”蓦拈拄杖召大众云:“南山鳖鼻蛇。却在者里。”便掷下云:“拟即丧身失命。”

      上堂:“昔有五百罗汉。以六神通降一毒龙。了不能得。忽异方有一尊者至。众谓曰:我等尽其神力。降不可得。尊者可能降之。尊者乃弹指一下。其龙便伏。诸禅德。据此还有优劣也无。若言无。五百众尽其神力皆曰不能。此尊者一弹指。而毒龙便伏。既有优劣。如何可明。于此明得。作个出格道人。动静去来。五眼不能睹。十力不能知。堪受人天供养。日消万两黄金。于此未明。山门今日作斋供养罗汉。且随队长连床上开单展钵。”下座。

      上堂:“败知今日明日。不觉前秋后秋。诸禅德。休得也未便好休。而今更有什么事。见么?四大海水灌入你诸人鼻孔里。须弥山突出额角边。三十年后不得辜负洞山长老。”

      上堂:“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遂拍禅床左边云:“不是师子吼。”又拍禅床右边云:“不是无畏说。你拟心早是脑裂也。更拟如何若何。一队野狐精。”喝一喝。下座。

      上堂:“平旦寅。狂机中有道人身。”乃喝云:“不是狂机。”又唾云:“不是狂机。若作狂机会。又争得?行住坐卧山河大地不是狂机。且道作么生是道人身?”良久云:“各自归堂吃茶。”  晚参上堂:“此个事。学不得。教不得。传不得。须是当人悟始得。悟得也。可可地。闲闲地。了了明明地。历历落落地。一切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用外求。”乃拈拄杖横按云:“横按莫邪全正令。太平寰宇斩痴顽。”遂掷下。良久喝一喝。下座。

      上堂:“师子不食斫残。快鹰那打卧兔。放出临济大龙。抽却云门一顾。”遂拈拄杖云:“云行雨至。三草二木。”

      上堂。抚掌左右顾大众云:“归堂吃茶去。”

      因发化主上堂:“出家沙门。当清净自活。以乞食为正命。食不过分。离僮慢故。以乞法为正念。增长智慧不滞寂故。”蓦拈拄杖云:“你有拄杖子。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夺却你拄杖子。于此荐得。增汝智慧。破汝僮慢。火焰里藏身。淤泥中出现。千手千眼大悲菩萨。一任神通变化。于此不荐。有清泉兮恣汝饮。有碧岩兮従汝栖。切忌寒猿深夜啼。”

      谢主首上堂:“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乃拈拄杖云:“不是一法。又舍个什么佛事也?三德六味施佛及僧。法界人天普同供养。受供养则不无。还知滋味也无。若不知。分付与首座。”复敲香台云:“五千余轴言言异。一一龙宫海藏来。”遂掷下云:“实际理地不用安排。分付与藏主。”

      上堂:“九日无白嘭。饱餐黄栗糕。十日有黄菊。催人打禾谷。五更钟未鸣。邻鸡已数声。相逢不下马。各自奔前程。参。”  上堂:“昨日风气暖。今朝天色寒。干坤共着力。衲子眼皮宽。”下座。

      上堂:“古德道。従门入者不是家珍。又作么生是家珍?”蓦拈拄杖召大众云:“还见么?”遂敲香台复乃嘘嘘。

      “释迦老子棒打不杀。文殊普贤唤不回头。休休。虚费力。且随流。待伊时节至。一叶落天下秋。”

      上堂:“洞山门下。要行便行。要坐便坐。钵盂里屙屎。净瓶中吐唾。执法修行。如牛拽磨。参。”  上堂。谢黄檗先驰云:“分枝列派共阐宗猷。祖令全提各随机变。挤黄龙之一雨。枯木重荣。继断际之遗晨。真灯再焰。光我先觉。以进后昆。不任欢庆。某无似之者。何承先驰。上人远离鹫岭深入洞山。得得驰书。叙其法乳。过沐周勤。仰荷弗已。”复拈拄杖召大众云:“实谓虽与我同条生。不与我同条死。阿喇喇。也大奇。筭来彼此丈夫儿。睡则同床各自梦。古今此理少人知。少人知付先驰。传归鹫岭。分明举向师。”

      上堂:“洞山门下。要道便道。要用便用。救得眉毛。失却鼻孔。”乃喝云:“久雨不晴。参。”

      出县回上堂云:“三日不相见。不得故眼相看。是何言欤。洞山数日不相见。相见败是旧时人。”乃合掌云:“不审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参退吃茶。”

      上堂:“洞山门下。有时和泥合水。有时壁立千仞。你诸人拟向和泥合水处见洞山。洞山且不在和泥合水处。拟向壁立千仞处见洞山。洞山且不在壁立千仞处。拟向一切处见洞山。洞山且不在一切处。你不要见洞山鼻。败在洞山手里。拟瞌睡。也把鼻索一掣。败见眼孔定动。又不相识。也不要你识洞山。且识得自已也得。”下座。

      谢监院上堂。僧问:“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时如何?”师云:“斩新日月特地干坤。”进云:“龙得水时添意气。虎逢山色长威狞。”师云:“且得天下太平。”进云:“与么则道泰不传天子令。”师云:“老僧被你钝置一场。”复云:“身是光明幢。心是神通藏。大众各自照顾抖擞精神。而今现定。僧也如是。俗也如是。释迦也如是。弥勒也如是。还有人信得及么?若信得及。不为分外。若信不及。亦不亏欠。信与不信。光明幢神通藏。各自参堂去。”下座。

      上堂。举:“僧问云门:‘如何是和尚家风。’门云:‘有读书人来报。’诸德。千闻不如一见。又作么生见?”良久云:“败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

      上堂:“洞山门下。八凹九凸。交交加加。屈屈曲曲。崎崎岖岖。嵲嵲屼々。水云掩映。烟岚重迭。一道直截。观者游者。十人九人。举步早是迷却路头也。其中莫有不迷者么?”乃喝云:“且道洞山路头在什么处?”

      上堂:“举昔日天台国清寺因炙茄次。有拾得以竹弗向维那背上打一下。维那叫直岁:‘你看这风颠汉。’拾得云:‘苍天苍天。’寒山问:‘你打伊作什么?’拾得云:‘费却多少盐酱。’诸禅德。拾得打维那。实谓费盐酱多也。唯当别有道理。明眼衲僧试出来断看。一为众决疑已晓未悟。二表自已参学辨其是非。冷地里说葛藤。贬剥古今。不为好手。有么?若无。老僧为你决疑去也。直岁苦苦。告退再三。留得寒山拾得。总分付却。扫地底教扫地。烧火底教烧火。诸寮儿子。莫令空过。饶舌丰干到来。老僧为伊勘过。监院维那典座直岁。更须要知寒山拾得姓个什么?若也不知。异日他时总遭伊把鼻孔领过。”喝一喝下座。

      上堂:“光剃头净洗钵。好便住恶便脱。好诸禅德。莫将世俗见。埋没道人心。”

      上堂:“洞山深幽且固。千年林木生烟雾。林间多少葛藤枝。左攀右惹难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呵呵呵。将谓洞山多葛藤。元来却是参同契。”乃喝云:“明眼衲僧莫容易。”

      上堂:“但知随例餐ボ子。也得三文买草鞋。败如新妇骑驴阿家牵。又作么生?直饶道得。更问祖师鼻孔长多少在。”下座。

      上堂:“渝无裆裤无口。头上青灰三五斗。赵州老汉少卖弄。然则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其柰禾黍不阳焰。竞栽桃李春。翻令力耕者。半作卖花人。”

      上堂:“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作么生是一切解脱?”蓦拈拄杖云:“关。”又云:“云门大师在拄杖头上孛跳。还见翠岩眉毛么?若也不见。洞山为你注破。长庆来也。”遂掷下云:“吹笛打鼓普请看。”  上堂。谢庄主监收云:“参玄上士味道高人。于动静日用间。百事成现受用具足。一一要知来处。所以古人云:‘譬如大地。何物不従地之所生。诸佛唯指一心。何法不従心之所立。’洞山分野。地之所生。或麦或麻。或豆或稻。然非其人。则不能成办安立。既有安立。得不劳乎神用。然神用虽劳。粒粒不落别处。且道落在什么处?”遂拈拄杖掷下。召大众云:“见么?阿谁无分。知来处么?若知。可谓不风流处也风流。”

      上堂:“久参先德。不在斯限。后进初机。不用妄想。更依倚个什么?何不拨开自已心地灵源。放出神通光明。滔滔流注成办佛事。岂不快哉。”蓦拈拄杖云:“不是神通光明。”又击香卓云:“不是佛事。”遂掷下。良久喝一喝云:“夜半乌鸡谁捉去。天明带雪遭指注。”

      上堂:“识情安排工夫。造作一向攀缘。已事荒却。不信吾家正遍知。论劫莫能成正觉。喝一喝。”下座。

      上堂。举:三圣云:“我逢人即出。出即不为人。”兴化云:“我逢人即不出。出即便为人。”师云:“看者两个老古锥。窃得临济些子活计。各自分疆列界。气冲宇宙。使明眼衲僧只得好笑。诸禅德。且道笑作什么?还知落处么?若知。一任七颠八倒。若不知。且向三圣兴化葛藤里咬嚼。”下座。  除夜小参云:“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今夜一众尽是他乡之子。因何不归。阿呵呵。直饶便归得。归得亦无家。正是诸人归处。归得么?君不闻庞居士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以拂子敲禅床便起。

      岁旦上堂:“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诸禅德。今日人人添一岁。还见么?若不见。又道人人添一岁。若见。在什么处安着。既见着处。便见出处。出处既明。方能世出世间。于法自在。观自在菩萨。将钱买胡饼。放下却是馒头。好诸禅德。一年添一岁。一岁一如来。”拈拄杖云:“拄杖子亦成佛也。看。”

      上堂:“佛法二字不用道着。道着则头角生。古人败解杀人。不解活人。何不道佛法二字一一现成。诸禅德。欲知佛么?败诸人是。欲知法么?败诸人日用者是。是不是。是即也大奇。不是也大奇。杀也活也。一处不通两处失功。两处不通触途成滞。”

      出州回上堂:“山中城里事不相知。有一句子未敢泄机。候遍到寮中。一一当面分付。直是临时。各自着精彩。莫教蹉过。”

      上堂:“汾州莫忘想。俱胝竖指头。古今佛法事。到此一时休。休休。却忆赵州勘婆子。不风流处也风流。”拈拄杖云:“为众竭力。”  发化主后上堂:“丐者月余朝束装。有烦知事首座大众。一动一静宁不有劳。然则劳动。若是道人分上。无非佛事。所谓往复无际。动静一源。苟契神于动静。则无滞于往还。心迹不生。顺逆何咎。此则于心无心。于事无事。又何妨于动静往还之勤。其或得之者正乎心。失之者乱乎性。葢得失之自殊。非动静之有异。”乃拈拄杖掷下。喝一喝下座。  上堂:“放过一着落在第二。仲春渐暄景色明媚。一众高人起居轻利。莫有不涉春缘底么?”良久云:“远道擎空钵。深山踏落花。”

      上堂:“相抛又十日。归来山水中。眼开如梦觉。是事半成空。”喝一喝下座。

      上堂:“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古人无端。向虚空里钉橛。诳惑后人。今日四月一。初夏时节。久雨不晴。伏惟知事道座大众。道体万福。更讨什么佛性义。你诸人。各自有眼有鼻有口有耳。何不散去。莫妨我东行西行。”下座。

      上堂。举云门云:“衷。久雨不晴。”师云:“云门虽善临时变豹东衷西衷。未免和泥合水。和泥合水即且止。败如云门云衷。是那个衷字。莫有明眼衲僧识么?若识。云门有甚气息。若不识。衲僧有甚气息。败者气息。有鼻孔者辨。”下座。

      上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乃拈起拄杖云:“洞山拈起拄杖子。你诸人合作么生?”遂击香卓下座。  上堂:“此事如明珠在盘。不拨自转。有底拨不转按不活。又争怪得老僧。要识明珠么?各自归堂吃茶。”

      上堂:“圣僧每日入骨入髓。为诸人说。适来击鼓。重为宣扬。更待长老开口动舌。又堪作什么?老僧恁么道。也是为蛇画足。”

      结夏日上堂:“十方聚会。三月一结。息狂妄心。除苦恼热。获胜清凉。证大寂灭。到波罗岸。出生死辙。以此圣制故不虚设。声闻缘觉不见不闻。三世诸佛败可自知。衲僧跳不出。打在嗔嘘里。动即开眼尿床。梦中说梦。且向洞山门下九十日讨个活路。”

      上堂。举:“昔日盐官。常教僧看见性法门。闻大沩亦尔。密遣二僧往探之。既至座下。凡百提唱俱不识。乃生慢意。一日会小释迦曰:‘你莫粗心。’小释迦遂作一圆相。以手捧向前。二僧又不识。小释迦云:‘你莫粗心。’便起去。”师云:“小释迦三昧。二僧不知。洞山门下莫有知者么?是什么三昧?”良久云:“打阛还他州土麦。唱歌须是帝乡人。”  上堂:“槌钟复击鼓。日轮正当午。拾得语寒山。画龙却得虎。”下座。

      上堂:“佛法两字。直是难得人。有底不信自已佛事。唯凭少许古人影响相似般若。所知境界定相法门。动即背觉合尘。粘将去脱不得。或学者来。如印印泥。第相印授。不唯自误。亦乃误他。洞山门下。无佛法与人。败有一口剑凡是来者。一一斩断。使伊性命不存。见闻俱泯。却向父母未生前。与伊相见。见伊才向前。便为斩断。然则刚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莫有无罪底么?也好与三十拄杖。”

      上堂:“腊月二十。新丰一众。衲僧巴鼻。滴水滴冻。”

      上堂:“人贫智短。马瘦毛长。赵州云:‘我青州做一领布衫重七斤。’”师云:“有年无德。洞山见兔放鹰。知生不知其死。大众。欲出生死不涉有无。大用现前勿随言语。”

      请首座典座及逍遥和尚来上堂:“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昨日监院名。今朝首座号。缘应百千般。立处头头妙。典座把杓柄。一一临时料。众口若能调。逍遥同一道。诸法立处今已彰。作么生说个不动真际底道理?”喝一喝下座。

      上堂:“佛法门中有纵有夺。纵也,四五百条花柳巷,二三千所管弦楼;夺也,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不纵不夺又作么生?”良久云:“长把一声归去笛,夜深吹过汨罗湾。”下座。

      因华严座主到上堂:“法界者,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乃拈拄杖云:“不是法界,是诸人无始已来灵明廓彻,广大虚寂之妙体。故此土他界,天堂地狱,六凡四圣,情与无情。同一无异。无坏无杂,犹帝网之明珠,互相融通,更相涉入。可谓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拄杖头上。若尔,则何啻掷大千于方外,纳须弥于芥中。而今百亿日月百亿须弥百亿世界,都在拄杖子里许。”乃掷下云:“掷在诸人面前,还见么?信得及么?不思议解脱力,神通游戏妙用现前,非假于他术,皆吾心之常分耳。”喝一喝下座。

      出州回上堂:“古人道:‘去去实不去。途中好善为。来来实不来。路上莫亏危。’古人见不透脱,强生节目,惑于后人。洞山即不然,来但言来,去但言去,有什么过。老僧入州途中,晚便住晓便行,又‘善为’个什么?归来路上,困便歇饥便饭,又有什么‘亏危’?今复林下与诸道人相见,又有什么事?参退吃茶。”  上堂:“季冬极寒,伏惟知事首座大众,尊体万福。仲冬已过,孟春未来,季冬现前。过去已过去,未来实未来,现在当无住。三世既不留,四时何处去。若尔则衲僧门下,是是非非,长长短短,有什么过?”喝一喝下座。  上堂:“入州仅十日,出县又两朝。此心苟无为,动静皆逍遥。”拈拄杖云:“拄杖子不可不逍遥。”良久云:“莫动着。动着则打折你驴腰!”  晚参上堂:“举:“僧问古德:‘觌面来时如何?’答云:‘分付与典座。’又云:‘如何是有漏?’答云:‘笊篱。’‘如何是无漏?’答云:‘木杓。’””师云:“笊篱木杓一时分付与典座,更莫外求,一一现成。物虽常式,妙在乎人。有底败在面前,拽不来推不去。纵拽得来,又千疑万虑不敢用。有底信手拽来,超今越古。所以僧问云门:‘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门云:‘胡饼。’诸禅德,好省力。是即是。还有超佛越祖底道理也无?试断看。断得出,僧堂里一任横咬竖咬;若断不出,有烦新旧二典座。”  上堂:“举:“古有僧,半夜大叫云:‘我悟也!’傍僧把住云:‘你悟个什么?’其僧云:‘师姑元是女人做!’”师云:“善即甚善,赚杀多少人,却须知有赚人处。洞山也有个悟处,且道悟个什么?化主元是徒弟做。美即甚美,笑杀多少人。却须知有笑人处,赚人笑人两语双陈。饱参衲子,试辨亲疏。”

      上堂:“僧问:“新丰吟,云门曲,举世知音能和续。大众临筵,愿清耳目。”师以右手拍禅床一下。进云:“木人抚掌,石女扬眉。”师以左手拍禅床一下。进云:“犹是学人疑处。”师云:“何不脚跟下荐取。”僧以坐具拂一拂,师云:“争柰脚跟下何。”进云:“却是和尚见处。”师云:“尔见处又作么生?”僧云:“三十年后自有人举着。”师云:“苍天苍天。”复云:“僧问云门:‘如何是云门一曲?’门云:‘腊月二十五。’”师云:“今日是腊月二十五,若作云门曲,又是腊月二十五;若作腊月二十五,又是云门曲。”又云:“‘唱者如何?’门云:‘且缓缓。’”师云:“云门云‘且缓缓’,为不肯这僧,也别有道理?”良久云:“一般佛法従人妙。两处肴讹试断看。”

      岁旦上堂:“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师云:“香严与么道,奇特甚奇特。要且只知其贫,不知其富。洞山即不然:去年富未是富,今年富始是富。去年富唯有一领黑晟布褊衫,今年富添得一条百衲山水袈裟。岁朝抖擞呈禅众,实谓风流出当家。诸禅德,洞山与么,为复是不肯古人耶,为复扶古人耶?试辨看。”

      立春日因雪上堂:“大地雪漫漫,春来依旧寒。说禅说道易,成佛作祖难。洞山则不然。而今坐立一一成佛作祖,何更有难有易?”遂拈拄杖云:“不可不成佛,所以假言三十二。八十也空声。拄杖子唤作成佛,不是空声。释迦弥勒文殊普贤,不是空声。而今触目遇缘万别千差,不是空声,都无实事。佛法到者里也要人。有么有么?”乃击香台下座。

      上堂发化主。举:“王大王向雪峰会里,请晏监院住鼓山。雪峰谓众曰:‘有一只圣箭子,入九重城里。建立佛事去也。’有孚上座。去中路截住问云:‘承闻圣箭子入九重城里去,是否?’晏云:‘是。’孚云:‘忽遇三军围绕时如何?’晏云:‘他家自有通霄路。’孚云:‘与么则离宫失殿去也。’晏云:‘何处不称尊?’孚遂回谓雪峰云:‘圣箭子途中折了也。’峰云:‘他道什么?’孚举前话。峰云:‘奴奴他语也得。’孚云:‘和尚鄂膊终不向外曲。’”师云:“雪峰虽为一千五百人善知识,受侯王供养,福报因绿即不无,若是佛法未在。洞山则不然,云‘和尚圣箭子途中折了也。’云‘他道什么?’”师云:“待伊举了,拽拄杖打将出去,一使孚上座于后作个本色衲僧,二与圣箭子出其锋芒,三与禅门作个真正宗匠,为后人眼目。诸禅德,是也不是?有眼者辨取。”良久云:“洞山也有三只圣箭子,各往一方作大佛事。莫有作家战将,向途中截住,将圣箭子,总与摺折,却来洞山手里请棒吃。有么有么?若无,明日普请,向新丰亭上,随例吃茶相送。”

      上堂。举悟本大师云:“古路坦然谁指足,无人解唱还乡曲。清风月下守株人,凉兔渐遥春草绿。”乃拈拄杖云:“不是古路,岂不坦然。我措足也海印发光,只是少人信。”复击香卓云:“不是还乡曲,且作么生唱?若唱得,五音六律应难比,步步逍遥达本乡。唱未得也,守株月下浑闲事,却恐蹉跎过一生。”喝一喝下座。

      施主舍大藏经函。上堂。僧问:“施主入山崇胜事。琅函星布意如何?”师云:“天无私葢。地无私载。”进云:“恁么则佛法得人永镇龙官?”师云:“日月昭彰。”进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师云:“者僧却善知时节。”进云:“施主沾恩。学人礼拜。”复云:“世出世间法。立处皆相参。举天便有地。举北便知南。举僧便见俗。举圣便明凡。以新当见旧。以经方显函。宜哉一一法。所立皆双兼。双兼不涉二。所立无不堪。此大解脱门。智者乃深谙。故石头禅师云:‘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睹。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遇。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乃拈拄杖云:“且道是明是暗。跳得出也大奇。跳不出且在明暗里。只这明暗也大难明。”遂击香卓下座。  上堂:“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落。又教中云:‘未见自作他受他作自受。’若尔。则禅门与教乘。敌体相违。故丹霞自烧木佛。傍僧受殃。未审此理如何?莫有人明得么?”良久云:“若无人。唯澄公首座。深明此理。希诸高德旦暮亲而扣之。就而明之。”下座。  上堂:“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堕落。”蓦拈拄杖云:“不是木佛。”便掷下云:“谁敢烧你。拟即眉须堕落。不拟又且如何?”遂高声叫:“行者。”拈起拄杖下座。  上堂。僧问:“江西佛手驴脚接人。未审圣寿如何接人?”师云:“妯鱼上竹竿。”进云:“全因今日去也。”师云:“乌龟入水。”僧云:“大众证明。学人礼谢。”师云:“你作么生会?”僧便喝。师云:“掠虚汉。”僧又喝。师云:“一任孛跳。”僧云:“也不得放过。”师却喝。复云:“五月六月飞霜散雪。水中火中藕白莲红。”参。

      解夏日小参。师云:“有问话者么?”乃以拂子击禅床云:“天地造化。有阴有阳。有生有杀。日月照临。有明有暗。有隐有显。江河流注。有高有下。有壅有决。明王治化。有君有臣。有礼有乐。有赏有罚。佛法住世。有顿有渐。有权有实。有结有解。结也四月十五。十方法界。是圣是凡。若草若木。”以拂子左边敲云:“従者里一时结。”举拂子云:“总在拂子头上。还见么?”乃喝云:“解也七月十五日。十方法界。若草若木。乃圣乃凡。”以拂子右边敲云:“従者里一时解。”举拂子云:“总在拂子头上。还见么?”乃喝云:“败如四月十五日已前。七月十五日已后。且道是解是结?”举拂子云:“总在拂子头上。还见么?”乃喝云:“诸高德。此三喝中。有一喝是金刚王宝剑。有一喝是踞地师子。有一喝是探竿影草。若人一一辨得。始见临济大师道出常情。黄檗被掌大愚遭筑。虽相去三二百年。许你亲为的子。然后大开不二妙门。权诸祖道。摧邪显正。扶宗立教。整顿颓纲。纵大知见。耀大法眼。不动本际。决胜魔军。”乃喝云:“更须知有一喝不作一喝用。到者里。须是具烁迦罗眼。向未屙已前蓦提得去。诸德且道提得个什么?”良久喝一喝。下座。

      因檀越入山小参。师云:“众中还有具顶门上眼底衲子。出来照天照地看。”问:“铺哺既开当路畔。行人争忍不相过?”师云:“我者里钓鳖鱼。跛鳖出来作什么?”进云:“未审招贤事如何?”师云:“你不是贤者。”进云:“欲观深邠内。更打一重关。”师云:“笑杀傍观。”  问:“一棒一喝未当宗乘。说妙谈玄全乖道体。去此二途。请师端的。”师云:“葛藤杜家。别置一问来。”进云:“若然者。犹未是衲僧分上事。”师云:“是。”进云:“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师云:“杜撰禅和。”进云:“三十年后有人举此话去在。”师呵呵大笑。

      问:“昔日龙女献珠得成佛道。未审施主设斋。还成佛也无?”师云:“善恶若无报。干坤必有私。”进云:“施主知心如何领会?”师云:“知心底事作么生?”进云:“有水皆含月。无山不带云。”师云:“却是庠黎会得好。”复云:“还更有问话底么?”良久云:“三十年弄马骑。却被驴扑。”遂抚膝云:“直得须弥岌正海水腾波。三十三天一时退位。十八大地狱尽乃停酸。见么?若者里见得。释迦拱手弥勒攒眉。文殊普贤与伊作侍者。若也不见。看我七纵八横。且向葛藤里荐取。阿呵呵。诸高德。且道我笑个什么?噫我笑昔日云门、临济、德山、岩头,萤火之光,蚊蚋之解。一人道。我呵佛骂祖。一人道。我得末后句。一人道。黄檗佛法无多子。一人道。大觉世尊初生下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似者一队掠虚汉。总直一期无佛处称尊。若是如今。唤来一时与伊生按过。自余之辈。放过即不可。岂不闻僧问干峰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未审路头在什么处?’干峰拈拄杖云:‘在者里。’败如干峰恁么曾梦见也未?若是老僧即不然:‘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未审路头在什么处?’植脊便棒。却问伊:‘路头在什么处?’待伊拟开口。热喝出去。更有个云门折脚老比丘。不分缁素不辨正邪。拈扇子云:‘孛跳上三十三天。筑着帝释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似者般和泥合水汉。粪扫堆里埋却十个五个。又有甚过。阿呵呵。乐不乐足不足。而今幸对山青水渌。年来是事一时休。信任身心征狗束。大众休瞌睡好。”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