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谁碍更求通

  • “本来谁碍更求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本来谁碍更求通”出自宋代苏轼的《记梦》,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ěn lái shuí ài gèng qiú tō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本来谁碍更求通”全诗

    《记梦》
    圆间有物物间空,岂有圆空入井中。
    不信天形真个样,故应眼力自先穷。
    连环已解如神手,万窍犹号未济风
    稽首问公公大笑,本来谁碍更求通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记梦》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记梦》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记梦

    圆间有物物间空,岂有圆空入井中。
    不信天形真个样,故应眼力自先穷。
    连环已解如神手,万窍犹号未济风。
    稽首问公公大笑,本来谁碍更求通。

    译文:

    梦中我看到一个圆形的物体,物体里面是空的,难道空洞能进入井中吗?
    不相信天空是真实的样子,所以必须通过自己的眼力来探究。
    连环谜已经解开,如同神奇的手,但万物的奥秘还未能完全理解。
    我向着众人谦卑地问道,众人大笑着回答我,本来是谁阻碍了我们更深入地探求真理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梦境为背景,表达了人们对于世界的探索和理解的思考。诗中的圆形物体和井水的对比,暗喻了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和想象的差距。苏轼通过质疑和怀疑的态度,表达了他对于传统观念和权威的质疑,他认为只有通过自己的眼力和思考,才能穷尽天地的奥秘。

    诗中的连环谜象征着人们对于世间事物的研究和探索,虽然已经解开了一些谜题,但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谜。万窍和未济风的描绘,表达了世界的复杂和神秘,暗示了人们对于真理的追求永无止境。

    最后两句中,苏轼谦卑地向众人请教,希望能够得到更深入的理解。众人的大笑,则暗示了人们对于探索和求知的艰辛和困惑。诗中的“公公”一词,可能指代某位权威人士或学者,他的笑声显露出对于苏轼的嘲讽和不屑,但苏轼并不因此而退缩,继续追问真理。

    整首诗以质疑和探索的精神为主题,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类理解世界的困惑和追求。它呈现了苏轼对于传统观念的不满和对于个体思考的重要性的强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于知识的渴望。这首诗开启了一场思辨之旅,激发读者对于世界的思考和探索的热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本来谁碍更求通”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ì mèng
    记梦

    yuán jiān yǒu wù wù jiān kōng, qǐ yǒu yuán kōng rù jǐng zhōng.
    圆间有物物间空,岂有圆空入井中。
    bù xìn tiān xíng zhēn gè yàng, gù yīng yǎn lì zì xiān qióng.
    不信天形真个样,故应眼力自先穷。
    lián huán yǐ jiě rú shén shǒu, wàn qiào yóu hào wèi jì fēng
    连环已解如神手,万窍犹号未济风
    qǐ shǒu wèn gōng gōng dà xiào, běn lái shuí ài gèng qiú tōng.
    稽首问公公大笑,本来谁碍更求通。

    “本来谁碍更求通”平仄韵脚

    拼音:běn lái shuí ài gèng qiú tōng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本来谁碍更求通”的相关诗句

    “本来谁碍更求通”的关联诗句

您也许还喜欢

使用小程序,功能更全,类型更多
点击前往微信小程序!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