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石何妨更漱流

  • “枕石何妨更漱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枕石何妨更漱流”出自宋代陆游的《追凉至安隐寺前》,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ěn shí hé fáng gèng shù liú,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枕石何妨更漱流”全诗

    《追凉至安隐寺前》
    枕石何妨更漱流,一凉之外岂他求。
    寺楼无影月卓午,桥树有声风变秋。
    残历半空心悄怆,岸巾徐步发飕飀。
    定知从此清宵梦,常在沙边伴白鸥。

    分类: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头像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追凉至安隐寺前》陆游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追凉至安隐寺前》是宋代文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枕石何妨更漱流,
    一凉之外岂他求。
    寺楼无影月卓午,
    桥树有声风变秋。
    残历半空心悄怆,
    岸巾徐步发飕飀。
    定知从此清宵梦,
    常在沙边伴白鸥。

    诗意:
    这首诗以一个追求清凉的主题为中心,表达了作者对夏日炎热的不满和对凉爽之地的向往。诗中描绘了一座名为安隐寺的地方,通过描写寺前的景物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受。

    赏析:
    首联“枕石何妨更漱流,一凉之外岂他求。”表达了作者对炎热天气的厌倦,他愿意将头枕在凉爽的石头上,享受清凉的感觉,不再追求其他什么。这里通过“枕石”来表现作者对凉爽的渴望,抒发了他对夏季炎热的不满情绪。

    接下来的两句“寺楼无影月卓午,桥树有声风变秋。”描绘了安隐寺前的景物。寺楼高耸,正午时分没有月亮的倒影,而桥上的树叶在微风中发出声响,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了作者对凉爽秋天的向往。

    倒数第二联“残历半空心悄怆,岸巾徐步发飕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忧伤。夜晚的残历时刻(指晚上十一点到一点),半空中没有月亮的照耀,作者的内心感到寂寞和忧愁。而在沙滩上徐徐行走,岸巾(指头巾)随着风飘动,形成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最后一联“定知从此清宵梦,常在沙边伴白鸥。”表示作者希望在这个地方过上清凉的夜晚,与白鸥为伴,享受宁静的梦境。这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清凉夜晚的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炎热夏季的厌倦和对凉爽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他内心的孤寂和忧愁。通过对人与自然的交融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宁静清凉之地的向往。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给人以清凉舒爽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枕石何妨更漱流”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uī liáng zhì ān yǐn sì qián
    追凉至安隐寺前

    zhěn shí hé fáng gèng shù liú, yī liáng zhī wài qǐ tā qiú.
    枕石何妨更漱流,一凉之外岂他求。
    sì lóu wú yǐng yuè zhuō wǔ, qiáo shù yǒu shēng fēng biàn qiū.
    寺楼无影月卓午,桥树有声风变秋。
    cán lì bàn kōng xīn qiāo chuàng, àn jīn xú bù fā sōu liú.
    残历半空心悄怆,岸巾徐步发飕飀。
    dìng zhī cóng cǐ qīng xiāo mèng, cháng zài shā biān bàn bái ōu.
    定知从此清宵梦,常在沙边伴白鸥。

    “枕石何妨更漱流”平仄韵脚

    拼音:zhěn shí hé fáng gèng shù liú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枕石何妨更漱流”的相关诗句

    “枕石何妨更漱流”的关联诗句

您也许还喜欢

使用小程序,功能更全,类型更多
点击前往微信小程序!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