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铙震淦口

  • “箫铙震淦口”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箫铙震淦口”出自宋代司马光的《魏忠献公挽辞三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o náo zhèn gàn kǒu,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箫铙震淦口”全诗

    《魏忠献公挽辞三首》
    恻怛动旒扆,鸿胪葬老臣。
    箫铙震淦口,绋翣隘漳滨。
    久大英名在,哀荣异礼陈。
    丰碑纪遗烈,长泣邺城人。

    分类: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头像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魏忠献公挽辞三首》司马光 翻译、赏析和诗意

    《魏忠献公挽辞三首》是宋代司马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恻怛动旒扆,鸿胪葬老臣。
    箫铙震淦口,绋翣隘漳滨。
    久大英名在,哀荣异礼陈。
    丰碑纪遗烈,长泣邺城人。

    中文译文:
    悲痛动摇皇帝的旗帜,鸿胪将老臣葬送。
    箫声和铙声震动着淦口,绋翣阻隔着漳滨。
    英名久远流传,悲哀和荣耀交织在一起。
    丰碑记录着英勇的事迹,长久地哭泣着邺城的人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司马光为魏忠献公所写的挽辞,表达了对忠献公的深深怀念和悲痛之情。诗中描绘了忠献公的丧葬场景,以及人们对他的哀悼和敬仰之情。

    首先,诗中的“恻怛动旒扆”表达了司马光内心深处的悲痛之情。旒扆是皇帝的旗帜,这里用来象征忠献公的地位和功绩。司马光的悲痛之情动摇了皇帝的旗帜,显示了他对忠献公的深深怀念。

    接着,诗中的“箫铙震淦口,绋翣隘漳滨”描绘了丧葬的场景。箫和铙是丧葬仪式中常用的乐器,它们的声音震动着淦口,绋翣则阻隔着漳滨,形成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这些描写表达了人们对忠献公的敬意和哀思。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忠献公的赞美和纪念。诗中提到“久大英名在”,说明忠献公的名声久远流传,他的功绩被人们铭记。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忠献公的哀悼和敬仰之情,称他的荣耀是与众不同的。

    最后,诗中的“丰碑纪遗烈,长泣邺城人”表达了人们对忠献公的纪念和哀思。丰碑记录着忠献公的英勇事迹,长久地哭泣着邺城的人们,显示了他们对忠献公的无尽思念和悲痛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丧葬场景和表达对忠献公的怀念和敬仰,展现了司马光对忠献公的深深感慨和悲痛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忠献公的纪念和敬意。这首诗词以其深情和庄重的笔调,表达了对英勇忠献的臣子的崇敬和哀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箫铙震淦口”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èi zhōng xiàn gōng wǎn cí sān shǒu
    魏忠献公挽辞三首

    cè dá dòng liú yǐ, hóng lú zàng lǎo chén.
    恻怛动旒扆,鸿胪葬老臣。
    xiāo náo zhèn gàn kǒu, fú shà ài zhāng bīn.
    箫铙震淦口,绋翣隘漳滨。
    jiǔ dà yīng míng zài, āi róng yì lǐ chén.
    久大英名在,哀荣异礼陈。
    fēng bēi jì yí liè, zhǎng qì yè chéng rén.
    丰碑纪遗烈,长泣邺城人。

    “箫铙震淦口”平仄韵脚

    拼音:xiāo náo zhèn gàn kǒu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箫铙震淦口”的相关诗句

    “箫铙震淦口”的关联诗句

您也许还喜欢

使用小程序,功能更全,类型更多
点击前往微信小程序!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