槿花半点夕阳收

  • “槿花半点夕阳收”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槿花半点夕阳收”出自唐代窦巩的《寻道者所隐不遇(一作于鹄诗,题作访隐者不遇)》,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ǐn huā bàn diǎn xī yáng shōu,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槿花半点夕阳收”全诗

    《寻道者所隐不遇(一作于鹄诗,题作访隐者不遇)》
    篱外涓涓涧水流,槿花半点夕阳收
    欲题名字知相访,又恐芭蕉不奈秋。

    分类:

    作者简介(窦巩)

    [唐](约公元七六二年至八二一年间在世)字友封,京兆金城人,窦庠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自唐肃宗宝应元年至穆宗长庆元年间在世,年六十岁。状貌魁伟。少博览,无所不通。性宏放,好谈古今。门多长者车辙。诸兄均先贵达,巩于元和二年(公元八O七年)始举进士。袁滋镇滑州,辟为从事。入朝,拜侍御史,历司勋员外刑部郎中。元稹观察浙东,奏为副使,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中丞。稹移镇武昌,巩为副使。平居与人言,吻动而言不发,白居易等目为嗫嚅翁。后终老于鄂渚。巩所著诗,见窦氏联珠集。

    《寻道者所隐不遇(一作于鹄诗,题作访隐者不遇)》窦巩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寻道者所隐不遇》(又名《于鹄诗,题作访隐者不遇》)是唐代窦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篱外涓涓涧水流,
    槿花半点夕阳收。
    欲题名字知相访,
    又恐芭蕉不奈秋。

    译文:
    篱外细细的涧水流淌,
    槿花在夕阳的余辉中渐渐凋零。
    我想题上名字以示相访,
    但又担心芭蕉树无法承受秋天的凄凉。

    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寻道者的心境和遭遇。诗人呈现了篱外细细的涧水流淌的景象,以及夕阳余辉中渐渐凋零的槿花。寻道者想要题上自己的名字,以表示自己的身份并寻找隐者,但他又担心自己的存在会干扰芭蕉树在秋天的凄凉时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寻道者内心的纠结和矛盾。篱外的涧水流淌和凋零的槿花都是自然景象的象征,通过描绘这些景象,诗人表达了寻道者的孤独和迷茫。寻道者渴望与隐者相会,但又担心自己的存在会破坏秋天的宁静。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犹豫使得诗词充满了哲思和诗意。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通过寻道者的心境和遭遇,诗人传达了对于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以及对于隐逸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这首诗词在唐代文学中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槿花半点夕阳收”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ún dào zhě suǒ yǐn bù yù yī zuò yú gǔ shī, tí zuò fǎng yǐn zhě bù yù
    寻道者所隐不遇(一作于鹄诗,题作访隐者不遇)

    lí wài juān juān jiàn shuǐ liú, jǐn huā bàn diǎn xī yáng shōu.
    篱外涓涓涧水流,槿花半点夕阳收。
    yù tí míng zì zhī xiāng fǎng, yòu kǒng bā jiāo bù nài qiū.
    欲题名字知相访,又恐芭蕉不奈秋。

    “槿花半点夕阳收”平仄韵脚

    拼音:jǐn huā bàn diǎn xī yáng shōu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仄韵) 入声十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槿花半点夕阳收”的相关诗句

    “槿花半点夕阳收”的关联诗句

您也许还喜欢

使用小程序,功能更全,类型更多
点击前往微信小程序!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