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和天予孺子亭三首》是宋代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东汉时期杰出的诸公和南州的高士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东汉时期的诸公中,谁是最贤明的呢?
南州的高士独自推崇先贤。
蒲轮只是徒然虚掷,年年聘请却无结果。
尘榻上度过了整日,心中挂念纷飞不定。
我坚守的道义应当得到上天的承认,
然而现实却像风中摇摆的树木。
像我们这样无依无靠的人,将来会有什么成就呢?
与清风传诵千古的伟大人物相比,我们又何止一筹。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对东汉时期的杰出人物和南州的高士的比较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和对理想境遇的追求,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生困境的不满与疑问。诗中透露出对道德和伦理价值的追求,以及对未来前景的担忧。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东汉时期的诸公和南州的高士的对比,凸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东汉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而诗中提到的"诸公"指的是那些在东汉时期享有盛誉的名士。南州的高士则代表了一个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的形象。通过对这两种不同类型人物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生困境的痛心疾首。
诗中提到的"蒲轮"指的是东汉时期地方官员选拔的一种制度,但这一制度却常常被滥用,导致了很多不合格或不称职的人士被任命。诗人用"蒲轮"来象征虚度光阴、白白浪费机会。"尘榻"则指的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通过这些象征和意象,诗人抨击了社会上的不公和不合理现象。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他坚守道义,却感觉天命未能认同自己的努力。现实的不公让他感到困惑和失望,他感叹自己和历史伟人之间的差距。他认为自己这样的人将来能有何成就,与那些留名千古的清风之辈相比,自己实在微不足道。
整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遇的追求,流露出对道德和伦理价值的思考。它通过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思想境和天予孺子亭三首》是宋代文学家吴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主要通过对东汉时期的贤人和南方高士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诗词中使用了一些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首先,诗中提到的"蒲轮"指的是东汉时期地方官员选拔的一种制度,但这一制度常常被滥用,导致不合格或不称职的人被任命。作者将蒲轮描述为徒然浪费年华和虚掷时光的象征。其次,"尘榻"指的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这一形象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不满。
诗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作者坚守道义,但感觉自己的努力未能得到上天的认同。他对现实的不公和自身的困境感到困惑,认为自己无法与那些留名千古的伟人相提并论。
这首诗词通过对东汉时期贤人和南方高士的对比,抨击了社会中的不公和不合理现象。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道德和伦理价值的追求。整首诗词充满了思考和反思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沉思考。
hé tiān yǔ rú zǐ tíng sān shǒu
和天予孺子亭三首
dōng hàn zhū gōng shú zuì xián, nán zhōu gāo shì dú tuī xiān.
东汉诸公孰最贤,南州高士独推先。
pú lún tú wǎng dāng nián pìn, chén tà cóng jiào jǐn rì xuán.
蒲轮徒枉当年聘,尘榻从教尽日悬。
wú dào gù yìng tiān wèi sàng, cǐ shí zhēng nài mù jiāng diān.
吾道固应天未丧,此时争奈木将颠。
xī xī ěr bèi chéng hé shì, nà shì qīng fēng wàn gǔ chuán.
栖栖尔辈成何事,那似清风万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