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这首诗词是明代作家高启所作的《姑苏杂咏·师子林十二咏·吐月峰》。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更时分,栖息的鸟儿惊飞,
山峰逐渐被初升的月光映照。
我起身打开东阁的窗户观赏,
正好看到云峰中间的缺口。
诗意:
这首诗以姑苏(即今天的苏州)的师子林为背景,描述了夜晚的景色。诗人在四更时分,鸟儿受到惊吓飞起,山峰逐渐被初升的月光照亮。诗人起身开启东阁的窗户,欣赏窗外云峰中间的缺口。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夜晚景色的赞美之情。
赏析:
1. 自然景色描写:诗人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他通过描述鸟儿惊飞、山峰初升的月光,以及云峰缺口,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夜晚山林的宁静和美丽。
2. 姑苏师子林:师子林是指苏州虎丘山上的一片古松林,因树木形态酷似师子而得名。诗人选择了这个地方作为诗的背景,体现了他对苏州山水的喜爱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3. 隐含意境:诗中的四更时分,正是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刻。诗人打开窗户,观赏窗外的景色,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和与自然共鸣的意境。
4. 抒发情感:诗人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中的云峰缺口象征着山峰之美,以及人生中不完美的一面,表达了诗人对完美事物的渴望。
总而言之,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夜晚山林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完美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gū sū zá yǒng shī zi lín shí èr yǒng tǔ yuè fēng
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吐月峰
sì gēng qī niǎo jīng, shān bái chū shàng yuè.
四更栖鸟惊,山白初上月。
qǐ kāi dōng gé kàn, zhèng zài yún fēng quē.
起开东阁看,正在云峰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