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杂诗十一首》 苏轼
区区劝粒食,此岂知子房。
我非徒跣相,终老怀未央。
兔死缚淮阴,狗功指平阳。
哀哉亦何羞,世路皆羊肠。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和陶杂诗十一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陶杂诗十一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真人有妙观,俗子多妄量。
真正的圣人有着高深的见解,而凡俗之人却常常自以为是。
区区劝粒食,此岂知子房。
卑微之人只能安慰自己过得饥寒交迫,却不知道子房的骄奢淫逸。
我非徒跣相,终老怀未央。
我不仅仅赤裸面对世俗,到老心中的愿望也依然未报。
兔死缚淮阴,狗功指平阳。
兔子死了,却被捆绑在淮阴,狗咬了人,却指向平阳。
哀哉亦何羞,世路皆羊肠。
真是可悲啊,何须感到羞耻,世间的道路都弯弯曲曲。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于世人盲目崇尚真善美,而忽视实际境况的批评。他认为圣人之见远超凡俗之人,凡俗之人常常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而实际上只是妄自尊大。苏轼自谦自己的行为虽然与世人不同,但他依然怀有追求未尽的事业的愿望。通过描绘兔死缚淮阴和狗指平阳的情景,他暗示了世间的道路并不直接,常常曲折复杂。诗词通过反映诗人的思考和对人生的观察,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哲思和对于世事的颇具独特的见解。
《和陶杂诗十一首》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hé táo zá shī shí yī shǒu
和陶杂诗十一首
zhēn rén yǒu miào guān, sú zǐ duō wàng liàng.
真人有妙观,俗子多妄量。
qū qū quàn lì shí, cǐ qǐ zhī zǐ fáng.
区区劝粒食,此岂知子房。
wǒ fēi tú xiǎn xiāng, zhōng lǎo huái wèi yāng.
我非徒跣相,终老怀未央。
tù sǐ fù huái yīn, gǒu gōng zhǐ píng yáng.
兔死缚淮阴,狗功指平阳。
āi zāi yì hé xiū, shì lù jiē yáng cháng.
哀哉亦何羞,世路皆羊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