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 苏轼

    苶尽霜须照碧铜,依然春雪在长松。
    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绳桥看伏龙。
    莫叹倦游无驷马,要将老健敌千钟。
    子云三世惟身在,为向西南说病容。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鲜于都曹要回到蜀地灌口的故居,
    碧铜已经生满了白霜,
    但依然看得见春天的雪在长松上。
    早晨从犀浦出发,催促着收割芋艿的人,
    晚上渡过绳桥,观赏伏龙山的美景。
    不要叹息疲倦的旅途没有骏马相伴,
    要坚持健康地与千钟的敌人抗争。
    子云三世只有身在此处,
    为了向西南方传达我的病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写的是苏轼送别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的场景。诗人以景写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首先,碧铜已经生满了白霜,映照着白雪覆盖在长松上,这是对冬季景象的描绘。诗人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映照人事的变迁,寄托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接着,诗人描绘了早晨从犀浦出发,催促着人们收割芋艿的情景,以及晚上渡过绳桥,观赏伏龙山的美景的情境。这些场景烘托出旅行的辛劳和风景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自身的经历和心境作为自述。他劝勉自己不要叹息旅途的劳累没有骏马相伴,而是要坚持健康地与千钟的敌人(指疾病)抗争。这展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战胜困难的决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身世和心情。他说自己才是真正身处此地的人,而其他人只是经过三世的变迁。他要将自己的病容告诉西南方的人们,可能是希望通过诗歌将自己的心声传达出去,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行动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对旅途辛劳和自然景色美丽的赞美,以及对战胜困难和表达内心真情的决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自己身世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xiān yú dū cáo guī shǔ guàn kǒu jiù jū
    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

    nié jǐn shuāng xū zhào bì tóng, yī rán chūn xuě zài cháng sōng.
    苶尽霜须照碧铜,依然春雪在长松。
    cháo xíng xī pǔ cuī shōu yù, yè dù shéng qiáo kàn fú lóng.
    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绳桥看伏龙。
    mò tàn juàn yóu wú sì mǎ, yào jiāng lǎo jiàn dí qiān zhōng.
    莫叹倦游无驷马,要将老健敌千钟。
    zi yún sān shì wéi shēn zài, wèi xiàng xī nán shuō bìng róng.
    子云三世惟身在,为向西南说病容。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专题为您介绍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古诗,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苏轼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热门推荐

使用小程序,功能更全,类型更多
点击前往微信小程序!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