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 韩愈
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合。
绝浮尘,死生哀乐两相弃,是非得失付闲人。
作者简介(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忽忽》韩愈 翻译、赏析和诗意
《忽忽》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忽忽乎,我不知道生命的快乐在哪里,希望能够摆脱束缚。我渴望长长的翅膀像云一样生长在我的身上,乘风振翅飞向四方。抛弃尘世的纷扰,超越生死和快乐悲伤的界限,摆脱是非得失的束缚,使心灵自由自在。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韩愈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他感到自己对于生命的快乐和意义还不够明确,渴望超越现有的局限,寻找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他想要拥有宽广的视野和强大的力量,超越尘世的琐碎和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希望能够抛弃一切束缚,超越生死的界限,超越喜怒哀乐的限制,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解放。
赏析:
这首诗以忽忽乎的叹词开头,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对自由快乐的渴望。他希望能够摆脱现有的束缚,寻找一种更高尚、更纯粹的存在方式。在诗中,他使用了长翮大翼和乘风振奋的意象来描绘自己的追求,表达了对自由、力量和超脱尘世的渴望之情。
诗中的“绝浮尘”表达了作者希望超越尘世琐碎的欲望,脱离纷扰和烦恼。他希望能够超越生死和快乐悲伤的对立,超越是非得失的束缚,使自己的心境达到超然和宁静。最后一句“是非得失付闲人”表达了放下是非得失的态度,认为这些纷扰的事物都应该交给那些无所求的闲散之人。
整首诗以自由和追求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解脱和心灵自由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由的意象和对尘世的超越,韩愈表达了对于内心真正自由和快乐的追求,尽管他还不清楚如何实现,但他渴望摆脱束缚,寻找一种更高尚的生命境界。这首诗在唐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倡导意义,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内心追求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忽忽》韩愈 拼音读音参考
hū hū
忽忽
hū hū hū yú wèi zhī shēng zhī wéi lè yě, yuàn tuō qù ér wú yīn.
忽忽乎余未知生之为乐也,愿脱去而无因。
ān dé zhǎng hé dà yì rú yún shēng wǒ shēn, chéng fēng zhèn fèn chū liù hé.
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合。
jué fú chén, sǐ shēng āi yuè liǎng xiāng qì, shì fēi děi shī fù xián rén.
绝浮尘,死生哀乐两相弃,是非得失付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