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荻浦》 苏辙

    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
    摧折有余青,従横未须束。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荻浦》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荻浦》是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一个荻浦的景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荻浦

    离披寒露下,
    萧索微风触。
    摧折有余青,
    从横未须束。

    中文译文:
    离开披挂着寒露,
    凄凉微风轻触。
    摧折了一些青草,
    依然横卧无需束缚。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荻浦的景象。荻浦是指长满荻草的湖泊或河滩。诗人以离开披挂着寒露的景象开篇,表现了早秋的凉爽气息。微风吹拂下,草地显得萧索而凋敝。诗人注意到一些荻草已经被风摧折,但依然横卧在地,不再需要束缚。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凄凉的秋景,通过对荻浦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泊寂寥的情感。离披寒露、萧索微风触,这些形象词语表达了秋天的凉意和草地的凋敝。摧折有余青,从横未须束,表现了荻草的自由自在和不受拘束的状态。整首诗以简练的笔法,呈现出一幅寂静而优美的秋景画面,给人以静谧和思索的空间。

    苏辙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含蓄深远而著称。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展示了秋天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由和自在的向往。同时,也可从中看到苏辙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以及对人生境遇的超然洞察。这种诗意与赏析的风格,体现了苏辙的独特艺术风格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荻浦》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hé wén yǔ kě yáng zhōu yuán tíng sān shí yǒng dí pǔ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荻浦

    lí pī hán lù xià, xiāo suǒ wēi fēng chù.
    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
    cuī shé yǒu yú qīng, cóng héng wèi xū shù.
    摧折有余青,従横未须束。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荻浦》专题为您介绍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荻浦古诗,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荻浦苏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热门推荐

使用小程序,功能更全,类型更多
点击前往微信小程序!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