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南园》 苏辙

    官是劝农官,种桑亦其所。
    安得陌上人,隔叶攀条语。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南园》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南园》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官是劝农官,种桑亦其所。
    安得陌上人,隔叶攀条语。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官员劝农的场景,其中苏辙以南园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农业的关注和渴望。诗中表达了苏辙希望能够与种植桑树的农民们交流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南园的景色,以及官员与农民之间的对话,展示了苏辙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关心。在宋代,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因此官员劝导农民种植桑树,旨在推动农业发展和提高生产力。

    诗中的南园被描绘得生机勃勃,桑树的枝叶茂盛。苏辙希望能够亲身与农民们接触,与他们隔着桑叶攀谈,了解农民的困境和需求,同时也传递自己对农业的关切之情。

    这首诗词体现了苏辙的为官之道,他不满足于仅仅坐在官府里面发号施令,而是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并与农民们共同探讨农业发展的问题。这种关注和贴近实际的态度,使得苏辙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官员和文人。

    总之,《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南园》这首诗词以南园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苏辙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关怀之情,展现了他为官的态度和为人的品质。这首诗词既是对农业的赞美,也是对农民的致敬,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南园》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hé wén yǔ kě yáng zhōu yuán tíng sān shí yǒng nán yuán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南园

    guān shì quàn nóng guān, zhǒng sāng yì qí suǒ.
    官是劝农官,种桑亦其所。
    ān dé mò shàng rén, gé yè pān tiáo yǔ.
    安得陌上人,隔叶攀条语。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南园》专题为您介绍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南园古诗,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南园苏辙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热门推荐

使用小程序,功能更全,类型更多
点击前往微信小程序!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