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令狐相公见寄》 刘禹锡

    群玉山头住四年,每闻笙鹤看诸仙。
    何时得把浮丘袖,白日将升第九天。
    分类: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头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酬令狐相公见寄》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酬令狐相公见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诗人在群玉山居住四年间,常常听到笙歌鹤唳,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仙人的相赠,以便在明朗的白日里升入第九天的愿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群玉山头住四年,
    每闻笙鹤看诸仙。
    何时得把浮丘袖,
    白日将升第九天。

    诗中所描述的群玉山,意思是美丽的山头。诗人在这里住了四年,每次都能听到笙歌和鹤鸣,仿佛置身于仙境之间。诗人渴望得到仙人呈赠的浮丘袖,浮丘是仙人的佩饰,象征着仙人的身份。诗人希望自己可以在明亮的白日里升入第九天,达到更高的境界。

    这首诗的诗意主要是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越尘世的追求。诗人通过描述群玉山的美丽和户外笙歌鹤唳,展现了自己对清幽之地的喜爱和向往。对仙人的浮丘袖的渴求,则体现了诗人追求超凡脱俗的心愿。最后一句“白日将升第九天”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可以脱离尘世,达到更高的境界的愿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诗人的愿望和情感。仙境的描绘和对仙人的向往,使得诗词中充满了神秘和超凡的意境。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和对精神追求的坚定信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酬令狐相公见寄》刘禹锡 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líng hú xiàng gōng jiàn jì
    酬令狐相公见寄

    qún yù shān tóu zhù sì nián, měi wén shēng hè kàn zhū xiān.
    群玉山头住四年,每闻笙鹤看诸仙。
    hé shí dé bǎ fú qiū xiù, bái rì jiāng shēng dì jiǔ tiān.
    何时得把浮丘袖,白日将升第九天。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酬令狐相公见寄》专题为您介绍酬令狐相公见寄古诗,酬令狐相公见寄刘禹锡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