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循环历的诗词(30首)

  • 1 《玉台新咏序》 南北朝·徐陵

    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窥;千门万户,张衡之所曾赋。
    周王璧台之上,汉帝金屋之中,玉树以珊瑚为枝,珠帘以玳瑁为匣。
    其中有丽人焉。
    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选掖庭;四姓良家,驰名永巷。

    咏物写鸟思乡

    2 《西征赋》 魏晋·潘安

    岁次玄枵,月旅蕤宾,丙丁统日,乙未御辰。
    潘子凭轼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咏史写景

    3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4 《瑞鹤仙》 宋·方岳

    岳敢拜手而言曰:月穷于纪,星回于天,盖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于是焉极、而岁功成矣。
    惟天之运,循环无穷,一气推移,不可限量,其殆极而无极欤。
    分岁而颂椒,守岁而爆竹,人知其为岁之极耳。
    洪钧转而万象春,瑶历新而三阳泰,不知自吾极而始也。

    5 《瑞鹤仙》 宋·方岳

    岳敢拜手而言曰:月穷于纪,星回于天,盖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于是焉极、而岁功成矣。
    惟天之运,循环无穷,一气推移,不可限量,其殆极而无极欤。
    分岁而颂椒,守岁而爆竹,人知其为岁之极耳。
    洪钧转而万象春,瑶历新而三阳泰,不知自吾极而始也。

    6 《六月十六夜观月翌早纪所见成长谣》 宋·楼钥

    海云涌立双铁出,明月正在山中间。
    初疑渼陂蓝田出水面,又似长风吹度玉门关。
    须臾云过月愈上,太虚点缀从飞翻。
    白衣苍狗不足究,千变万态俱可观。

    7 《中秋夜杭州玩月》 唐·张祜

    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
    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
    历历华星远,霏霏薄晕萦。
    影流江不尽,轮曳谷无声。

    8 《七言》 唐·吕岩

    周行独力出群伦,默默昏昏亘古存。
    无象无形潜造化,有门有户在乾坤。
    色非色际谁穷处,空不空中自得根。

    写景友情思念

    9 《汉宫春(老人庆七十)》 宋·洪咨夔

    南极仙翁,占太微元盖,洞府为家。
    身骑若木倒景,手弄青霞。
    芙蓉飞旆。
    映一川、新绿平沙。

    10 《哨遍(用韵作月对和程申父国录)》 宋·方岳

    月曰不然,君亦怎知,天上从前事。
    吾语汝,月岂有弦时。
    奈人间井观乃尔。
    休浪许。

    11 《哨遍(用韵作月对和程申父国录)》 宋·方岳

    月曰不然,君亦怎知,天上从前事。
    吾语汝,月岂有弦时。
    奈人间井观乃尔。
    休浪许。

    12 《重建神秀楼》 宋·林表民

    概昔游熙初,忠定守郡时。
    树楼城南门,众秀皆来归。
    插空缭千峤,注海合两溪。
    云眉扁古隶,蛟凤跃出飞。

    13 《上汉谣》 宋·范仲淹

    真人累阴德,闻之三十天。
    一朝鸾鹤来,高举为神仙。
    冉冉去红尘,飘飘凌紫烟。
    下有修真者,望拜何拳拳。

    14 《奉和御製读史记诗》 宋·夏竦

    陶唐明历象,茂气与天通。
    举正分星度,归馀定岁功。
    孟陬名不殄,南正道弥隆。
    自此垂三代,循环协大中。

    15 《明月词》 宋·曹勋

    明月,明月。
    出沧溟,历丹阙。
    飞盖念西园,笙歌想南国。
    灵波如电泻高丘,云幄和烟锁空碧。

    16 《元正书怀》 宋·程公许

    甲子循环六十年,手披新历意茫然。
    了知自性觉玄妙,宁与世间寒乾迁。
    寡过得如蘧瑗花,诺惺要了瑞岩禅。
    故园未卜西归日,遇好溪山且数椽。

    17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 宋·张镃

    永日柴扉手自关,不惊时序若循环。
    鍊成黄土为真药,守得青苔遍假山。
    戊已燕知随鸟历,西南楼喜趁花斑。
    春光莫恨中分过,能使时长始是閒。

    18 《月月红花》 宋·方回

    十二循环换律筒,芳葩长是笑春风。
    山家不识尧蓂荚,日历聊凭月月红。

    19 《题天衣寺》 宋·袁说友

    稽山道上多名迹,万顷湖光衬山色。
    云蒸雾集累千年,屈指风流几人物。
    平生佳处身曾经,赖此泉石供余龄。
    爱山何惜买山费,明珠不博娉与婷。

    20 《登泰山记》 清·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初中文言文写山写景

热门推荐

热门诗人

使用小程序,功能更全,类型更多
点击前往微信小程序!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