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有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2、在严复以前,康有为虽没有直接论述西方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但在官办、民办企业方面有类似的论述。
3、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革故鼎新。
4、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钢筋铁骨。
5、因此,康有为的社会进化思想不是导源于西方进化论,而是来自儒家今文经学。
6、围绕康有为1923年来陕时,为陕西省图书馆题写的“兰台石渠”匾,记述了有关兰台、石渠的典故雅传。
7、帖学观是碑学大师康有为书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8、康有为接受今文经学是其早期文化思想内容的内在逻辑要求,同时也因为他看到了今文经学讲微言大义的妙用。
9、康有为曾慨叹“天开图画成乐土,人住蓬莱似列仙”。
10、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与潘秀山、陈逢石等在国外已经初具势力的侨商,创立了保商会,说是保商即保国,保皇亦保国。
11、胡兰成晚年给朱天文写信,谈到书法:“书法与能乐及剑道等同,必有师承。中国清末以来的大书法家有康有为、李徐、马一浮、李叔同、吴昌硕、郑孝胥等几位,及我的先师周承德先师。”。陆灏
12、顺便说一句,1896年1月12日,清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康有为在上海创办《强学报》,曾经以孔子诞辰纪年。
13、该人最初的考虑是,平安逃脱后,立即来我国漫游,但眼下急进党失败者康有为在我国,该人一派与康多少有过反目的历史,不愿意与康同时旅居我国。
14、而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几谏,太后更怒,今朕位且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
15、康有为等发动公车上书,掀起维新变法的高潮。
16、适逢公车上书,康有为等奏上变法之本,帝览而喜之,随召见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人士。
17、康有为由于之前接触过一些西方的书籍,如《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也借助于其故友廖平的经学伪经、孔子改制等思想,自成一家。
18、在改革迟滞不前之际,康有为等人不是冷静地分析全局,而是把阻力完全归结为慈禧一人。
19、他常与康有为扶乩问吉凶,乩语中先是显现出杜甫的诗句“落花时节又逢君”,接着又出现了李白的诗句“江城五月落梅花”。
20、近代维新运动的倡导者康有为认为,只要远学英美,近学日本,实行变法维新,定能“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矣”。
21、内,如康有为上书光绪,“吾民精华已竭,膏血俱尽,坐而垂毙,弱者转于沟壑,强者流为盗贼”。
22、据当时两湖总督张之洞的奏报:康有为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拥有至少六十万洋银的现金流。
23、康有为走出闱场的时候有些茫然,他甚至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客栈的,他本是广东南海人,却千里迢迢跑到京城来参加乡试,只因对自己的文章极有自信。
24、胡、何认为康有为的热愤不但无助于变法,还会把对变法的争论演化为党祸党争,事实证明,二人所言不虚。
25、不图当日所谓离经畔道之名教罪人康有为,今亦变而与夫未开化时代之人物之思想同一臭味。
26、没错,儒家确实一直在变化,汉儒宋儒乃至清儒各不相同,从董仲舒那里就是一变,朱熹王阳明时代又有变化,康有为时代继续变化。
27、康有为的《书法对联》运笔在不方不圆之间,笔力浑厚而苍拙,浓墨渴笔,具有静穆大气的阳刚之美。
28、一天,康有为泛湖闲游,忽见一位妙龄女郎在浣纱,疑是西施再世。
29、几日前,他府上的常客康有为,康大学子,可能是觉得自己写了那么好的策论都没中进士,心中有些怨气;又或者,这位先生是想学学清流泣血上书,针砭时弊。
30、这样的“托古改制”,比较著名的,远的有王莽的托古改制,近的则有康有为的托古改制。
31、并始终抱着上医医国的宗旨,积极参与康有为公车上书意图变法,主张救国自强,在当时的瑞安,聚集一批思想进步人士。
32、该剧将起用国家话剧院的重量级演员,其中奚美娟将出演慈禧,周杰饰演光绪,方旭出演康有为,贾一平饰演谭嗣同。
33、光绪帝和康有为谈的时间不长,也不能深谈,因为隔窗有耳,什么话都会被汇报到颐和园的慈禧太后那里去。
34、初闻其议论的人仿佛觉得谬妄胆大,然实际很切于实情;出生读书人家的康有为在成童时,便套入理学圈子里去,口口声声要做圣人。
35、2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康有为主张学习日本的急切与真诚,真是溢于言表。
36、此外,周杰的光绪、方旭的康有为、贾一平的谭嗣同,吴彼的袁世凯也将串联起戏的脊骨。
37、历代的圣贤们,从传说中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再到孔子、董仲舒、朱熹,最后是康有为,他们对这条道路的开拓和探寻,就构成了“道统”。
38、康有为一开始就篡取公车上书的美名,中学历史课本说到这一段又犯浑了,马关条约激起众怒,是松筠组织官员上书三十一次。
39、光绪帝对此深感不安,密召康有为、谭嗣同等议之,谭嗣同奏道:“圣上可召袁世凯进见,加官优奖之,让袁世凯亲擐甲兵来救驾。
40、当年,御史文悌曾上奏严参康有为,说他常常晚上来访,车中携有衾枕,行踪诡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