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佃户 diànhù
[tenant] 向地主租地的农户
辞典解释
佃户 diàn hù ㄉㄧㄢˋ ㄏㄨˋ
租借他人土地耕种,按期纳租的农家。
《新五代史.卷六六.十国世家.楚世家》:「至则营居以老,岁时衣青裙押佃户送租入城。」
《儒林外史.第四回》:「僧官忙回过头来看时,是佃户何美之。」
近义词
佃农,田户,耕户
英语 tenant farmer
德语 Pächter (S, Agrar)
法语 fermier, métayer
【
佃】:[diàn]1.农民向地主租种土地。2.姓。[tián]1.耕种田地。2.同“
畋”,打猎。
【戶】:1.“户”的繁体字。2.一扇門稱為“戶”。亦指房屋的出入口:“小心門戶”、“夜不閉戶”。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3.住家、人家:“住戶”、“用戶”、“訂戶”、“千家萬戶”。4.門第,家族的身分地位:“門當戶對”。5.與帳務有關的個人或團體:“開戶”、“帳戶”、“存戶”。6.量詞。計算住家數量的單位:“一戶人家”、“五百戶住家”。7.姓。如漢代有戶尊。
* 佃戶的读音是:diàn hù,佃戶的意思:佃户 佃户是旧时租地主地的农民。佃户亦称钦拨佃户。佃户本为自行招募,如宋元祐八年(1093年)“添赐田一百顷,使其家依乡原例,自召人耕种”;明洪武元年赐田二千大顷,仍“听募人佃种,共六百二十四户”。 正统四年(1439年)“奉圣旨,准存全户五百户,共凑人二千丁,见丁百亩”,成为钦赐。佃户的职责是“专一耕种,办纳籽粒,以供本庙祭祀等项支用”,免其“一应杂泛差役”。亦称钦拨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