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典解释
峄山刻石 yì shān kè shí ㄧˋ ㄕㄢ ㄎㄜˋ ㄕˊ
秦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219)登峄山时,为颂扬秦功德而立的碑石。为李斯所书。原石唐时已遇火毁坏,宋淳化四年(西元993),郑文宝得徐铉临本,摹刻于长安,现存于陕西省旧西安府学。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
刻】:1.雕刻:刻图章。2.计算时间的单位。用钟表计时,十五分钟为一刻。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3.时间:即刻。立刻。4.形容程度深:深刻。刻苦。5.刻薄:尖刻。苛刻。6.同“
克”。
【石】:[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 嶧山刻石的读音是:yì shān kè shí,嶧山刻石的意思:辞典解释峄山刻石 yì shān kè shí 秦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219)登峄山时,为颂扬秦功德而立的碑石。为李斯所书。原石唐时已遇火毁坏,宋淳化四年(西元993),郑文宝得徐铉临本,摹刻于长安,现存于陕西省旧西安府学。